一起來了解小兒結核性腦膜炎

博禾醫(yī)生
小兒結核性腦膜炎是結核桿菌感染中樞神經系統(tǒng)引起的嚴重疾病,早期診斷和治療對預后至關重要。核心原因包括結核桿菌血行播散、免疫力低下及未接種卡介苗,治療需聯合抗結核藥物、激素及對癥支持。
1. 結核桿菌血行播散是主要感染途徑。原發(fā)性肺結核病灶中的細菌通過血液進入腦膜,兒童因血腦屏障發(fā)育不完善更易感染。密切接觸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居住環(huán)境擁擠等因素增加風險。建議對家庭成員進行結核篩查,保持居室通風。
2. 免疫力低下患兒更易發(fā)病。營養(yǎng)不良、HIV感染、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等情況會削弱免疫防御。臨床數據顯示5歲以下兒童占病例的80%,與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相關。保證每日蛋白質攝入量達1.2-1.5g/kg,補充維生素A、D有助于增強抵抗力。
3. 未接種卡介苗的兒童發(fā)病率顯著增高。疫苗預防有效率可達70%-80%,但部分偏遠地區(qū)接種率不足。若出現持續(xù)低熱、嘔吐、性格改變等癥狀,需立即進行腦脊液檢查。典型表現為腦脊液糖含量降低、蛋白升高及淋巴細胞增多。
治療方案采用四聯抗結核藥物:異煙肼10-15mg/kg、利福平10-20mg/kg、吡嗪酰胺20-30mg/kg聯合鏈霉素15-20mg/kg,強化期2個月后轉入鞏固期。配合地塞米松0.3-0.5mg/kg減輕腦水腫,療程6-12個月。對于顱壓增高者需甘露醇脫水,驚厥發(fā)作時靜脈注射苯巴比妥。
康復期需監(jiān)測肝功能、視力及聽力,避免藥物副作用。每日保證60-80kcal/kg熱量供給,分5-6次少量進食。肢體功能障礙者應進行Bobath療法訓練,認知障礙采用圖片交換溝通系統(tǒng)干預。
該病致死率達15%-30%,存活者中半數遺留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規(guī)范完成全程治療是關鍵,任何擅自減藥都可能誘發(fā)耐藥。接觸者需進行結核菌素試驗篩查,潛伏感染者應接受預防性治療。保持規(guī)律作息、均衡飲食可降低復發(fā)風險。
真菌性腦膜炎嚴重嗎 真菌性腦膜炎的四個嚴重癥狀詳述
結核性腦膜炎傳播途徑有哪些
腦外傷導致腦膜炎怎么治療
敗血癥能引起腦膜炎嗎 警惕這些疾病引發(fā)腦膜炎
診斷化膿性腦膜炎要做哪些檢查
腦膜炎需要做什么檢查確診
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是什么引起的 急性腦膜炎的護理方法
急性腦膜炎如何治療 四個方法控制急性腦膜炎
引起急性腦膜炎的病因是什么
什么是小兒結核性腦膜炎 小兒結核性腦膜炎的原因介紹
小兒結核性腦膜炎有哪些診斷方法
腦炎和腦膜炎的區(qū)別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