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肌梗死的概述是什么?有那么一部分人對于疾病是不太了解的,尤其對于某些心腦血管疾病了。我們一般只知道發(fā)病了很危險,但不知道發(fā)病原理以及如何去治療。那么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有關(guān)于慢性心肌梗死的概述。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壞死,為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chǔ)上,冠狀動脈的血流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出現(xiàn)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終導致心肌的缺血性壞死。
發(fā)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臨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劇烈疼痛、發(fā)熱、白細胞計數(shù)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電圖反映心肌急性損傷、缺血和壞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變,并可出現(xiàn)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屬冠心病的嚴重類型。心肌梗死的原因,多數(shù)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或在此基礎(chǔ)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
臨床上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類藥物不能完全緩解,伴白細胞增高、發(fā)熱、血沉加快,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可并發(fā)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多發(fā)生于中年以后。發(fā)病時有劇烈而持久的性質(zhì)類似心絞痛的前胸痛、心悸、氣喘、脈搏微弱、血壓降低等癥狀,服用硝酸甘油無效,可產(chǎn)生嚴重后果。心電圖和血清酶檢查對診斷有重要價值。發(fā)病后應立即進行監(jiān)護救治。
心肌梗死90%以上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基礎(chǔ)上血栓形成而引起的,較少見于冠狀動脈痙攣,少數(shù)由栓塞、炎癥、畸形等造成管腔狹窄閉塞,使心肌嚴重而持久缺血達1小時以上即可發(fā)生心肌壞死。心肌梗死發(fā)生常有一些誘因,包括過勞、情緒激動、大出血、休克、脫水、外科手術(shù)或嚴重心律失常等。
265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315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3313次瀏覽 2025-01-07
3124次瀏覽 2024-11-18
3196次瀏覽 2024-11-11
3606次瀏覽 2024-12-31
3136次瀏覽 202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