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護人員在為病人治療時,有可能被病人用過的注射器針頭刺傷,也有可能被手術(shù)刀割傷。這種在工作中皮膚破損意外接觸到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體液在醫(yī)學(xué)上有一個名詞叫做乙肝病毒的“意外暴露”。
我國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對醫(yī)護人員在工作中發(fā)生乙肝病毒“意外暴露”后處理的推薦意見:“意外暴露后預(yù)防:當(dāng)有破損的皮膚或黏膜意外暴露HBV感染者的血液和體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處理:
①血清學(xué)檢測:應(yīng)立即檢測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肝功能,酌情在3個月和6個月內(nèi)復(fù)查。
②主動和被動免疫:如已接種過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陽性者,可不進行特殊處理。如未接種過乙型肝炎疫苗,或雖接種過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 mIU/mL或抗-HBs水平不詳者,應(yīng)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200~400 IU,并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1針乙型肝炎疫苗(20mg),于1個月和6個月后分別接種第2和第3針乙型肝炎疫苗(各20 mg)。
乙肝病毒通過皮膚傷口或黏膜破損感染的風(fēng)險也與傷口大小、深淺和新鮮程度有關(guān)。小而淺的劃痕,陳舊的傷口由于血管已經(jīng)閉合,病毒很難進入。這種乙肝病毒的意外暴露主要見于醫(yī)護人員,有時也會發(fā)生于警察、司法人員等在追捕、看守乙肝病毒感染的犯人時意外受傷,受到乙肝感染者的性侵犯或傷害。
一旦發(fā)生乙肝病毒“意外暴露”,可以按照我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推薦,進行血清學(xué)檢測、接種乙肝疫苗或給予乙肝免疫球蛋白實施主動和被動免疫。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603次瀏覽 2023-08-23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624次瀏覽 2023-07-2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3244次瀏覽 2025-02-15
3261次瀏覽 2024-11-14
3255次瀏覽 2024-12-12
3288次瀏覽 2024-11-22
3120次瀏覽 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