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天氣明顯寒冷起來,人們喜歡吃湯湯水水的面條,蕎麥面就是不錯的選擇, 蕎麥起源于中國,早在公元前一、二世紀已開始栽培,至今已有2000年的歷史。蕎麥營養(yǎng)豐富,據分析:其子實含蛋白質7.94-17.15%、脂肪2.00-3.64%、碳水化合物67.45-79.15%。
蕎麥具有優(yōu)質蛋白質特性和合理的人體必需氨基酸比例,與豆類相似,并富含一般谷物所缺乏的且十分重要的賴氨酸。其精氨酸和組氨酸含量也明顯高于一般谷物。用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建議的氨基酸模式評價:若以雞蛋為100,則牛奶為95,蕎麥為93,而小麥和大米(水稻)僅分別為63和67。
蕎麥的脂肪中含有多種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約占90%。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人體對膽固醇和膽酸的排泄,使膽固醇下降,并有明顯的降血脂作用;蕎麥富含其他谷物基本不具有的蘆丁,蘆丁(維生素P)具有降低微血管脆性和滲透性,對腦血管硬化、心血管病及增進視力等具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蕎麥還含有含有十分豐富的維生素B1和B2等多種維生素及多種生物類黃酮。生物類黃酮對提高人體免疫力等多種生理功能作用已被廣泛證明;蕎麥具有獨特的淀粉特性和豐富的無機礦物質含量,其中鎂、鎘、硒、鋅、鐵、鉀、鈣和銅的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一般谷物。特別是鎂的含量是小麥和水稻的3—4倍。醫(yī)學證明,鎂對預防動脈硬化、防治高血壓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
研究發(fā)現,蕎麥中的淀粉其可消化性較低,并含有對淀粉轉化糖起關鍵作用的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抑制物。因此,蕎麥可以作為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補充食物。蕎麥含有的鉻對增強胰島素功能,改善葡萄糖耐量,降低血糖,具有重要的作用。
冬季是腦出血和消化性潰瘍出血的高發(fā)期,由于蕎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P,對血管系統(tǒng)有保護作用,常吃可以增強血管壁的彈性、韌度和致密性。高血壓、冠心病等易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蕎麥中含大量的黃酮類化合物,尤其富含蘆丁,能促進細胞增生和防止血細胞的凝集,還有降血脂、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冠狀動脈血流量等作用,蕎麥面是冬季不錯的主食之一。
貼心提示:蕎麥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毒,益氣寬腸之功效,但蕎麥也要搭配其他食物共食,脾胃虛寒者少食。
0次瀏覽 2025-05-14
70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315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3245次瀏覽 2025-02-21
3084次瀏覽 2025-02-20
3159次瀏覽 2025-01-25
3227次瀏覽 2025-02-16
3159次瀏覽 202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