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傳統(tǒng)民俗中,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這天并不是什么好日子,因為楚國民眾們喜歡的屈原大夫投水而亡,所以這一天又被認為是“惡月惡日”。千年來每逢此日裹粽祭奠的民俗卻得以延續(xù)至今,而節(jié)日特有的飲食——粽子也被大家所喜愛。如今,端午節(jié)又到,大家又可以捧著粽子大快朵頤了。
粽子,作為端午特有的美食,可謂幾多歡喜幾多憂。喜歡的是粽子粘糯香甜的口感和滋味已然成為中國人的食魂,在當今全世界時尚美食沖擊中國的時刻,還照舊占領著節(jié)日的主導地位;憂的是,粽子也悄悄步月餅的后塵,加入了太多的商業(yè)色彩,卻并非為了健康。如今早的新聞中某地9999元一只的鮑魚燕窩粽子。另有所憂的是,現(xiàn)在很多人深受慢病侵擾,尤其是糖尿病、慢性胃腸炎、胰腺炎、高血脂等疾病患者,因為吃粽子不恰當而深受其害。
粽子一般用糯米、大黃米為主料,加入豬油、肥瘦肉、火腿、咸鴨蛋黃等等,會在胃中存留時間過長,雖然飽腹感增加了,但會刺激膽汁分泌,十分不利于有胃潰瘍、胃酸分泌過少的胃寒患者保健。而一些南味粽子里還會加入豬油,這樣的粽子對膽囊炎、胰腺炎患者是不適合的。在不適合多吃粽子的人群中,高血脂、肥胖和糖尿病患者會因為粽子的升糖指數(shù)高、熱量高、飽腹感差而不宜多吃。大過節(jié)的,如果一點不讓吃,的確有點不人道了,那么您吃的時候一定要少吃、淺嘗輒止、還要搭配一些膳食纖維含量高、熱量低、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高的熟蔬菜和菌藻類食物。粽子作為典型的主食,切不能經常當小吃食用,吃完后照樣吃其它淀粉類食物,否則太容易增肥了!
這幾年在電視臺做過不少有關端午飲食的節(jié)目,自己也包過不少營養(yǎng)相對均衡、更健康的粽子。比如:糯米蓮子紫薯粽子、黃米紅豆花生粽子、糯米山藥腰豆粽子、糯米紅棗板栗粽子、糯米粘玉米白蕓豆粽子、香芋黃米芡實粽子等等。自己做粽子,不要加硼砂、枧水等對身體沒什么好處的添加劑,自己DIY包粽子還可以自得其樂,自享其成!其實,無論是吃什么東西,只要潛意識中有營養(yǎng)均衡、合理膳食的原則,就會獲得更多的營養(yǎng)和健康,遠離疾病困擾!
0次瀏覽 2025-05-15
0次瀏覽 2025-05-15
73次瀏覽 2025-03-21
777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05-15
0次瀏覽 2025-05-15
0次瀏覽 2025-05-15
0次瀏覽 2025-05-15
0次瀏覽 2025-05-15
0次瀏覽 2025-05-15
0次瀏覽 2025-05-15
0次瀏覽 2025-05-15
0次瀏覽 2025-05-15
0次瀏覽 2025-05-15
0次瀏覽 2025-05-15
0次瀏覽 2025-05-15
0次瀏覽 2025-05-15
0次瀏覽 2025-05-15
0次瀏覽 2025-05-15
0次瀏覽 2025-05-15
0次瀏覽 2025-05-15
0次瀏覽 2025-05-15
3172次瀏覽 2024-12-11
3624次瀏覽 2025-01-12
3311次瀏覽 2024-12-22
3208次瀏覽 2024-11-23
3299次瀏覽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