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患者必須嚴格戒煙戒酒。吸煙和飲酒會加重心肌缺血癥狀,增加心血管事件風險,主要危害包括尼古丁損傷血管內皮、酒精增加心臟負荷、一氧化碳降低血氧、誘發(fā)心律失常、加速動脈粥樣硬化。
1、尼古丁損傷:
煙草中的尼古丁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同時直接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進血小板聚集。血管內皮損傷后,脂質更容易沉積形成斑塊,進一步加重冠狀動脈狹窄,減少心肌供血。心肌缺血患者需通過尼古丁替代療法或行為干預徹底戒煙。
2、心臟負荷增加:
酒精代謝產物乙醛會擴張外周血管,短期內降低血壓,但代償性引起心率增快,長期飲酒導致心肌收縮力下降。飲酒后心臟需加倍工作以維持血液循環(huán),對已缺血的心肌造成雙重負擔。臨床建議每日酒精攝入不超過15克(約啤酒450毫升),但心肌缺血患者最好完全戒斷。
3、血氧降低:
吸煙時吸入的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力是氧氣的240倍,形成碳氧血紅蛋白使血液攜氧能力下降。心肌缺血患者本身存在供氧不足,吸煙會進一步惡化心肌缺氧,可能誘發(fā)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血氧飽和度下降還會導致代償性紅細胞增多,增加血液黏稠度。
4、心律失常:
酒精和尼古丁均可干擾心肌電生理活動,吸煙使血液中兒茶酚胺濃度升高,飲酒后鎂離子排泄增加,兩者協同作用易引發(fā)房顫、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患者合并心律失常時,猝死風險顯著增加,需通過動態(tài)心電圖監(jiān)測及時發(fā)現問題。
5、斑塊惡化:
長期吸煙飲酒會加速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促進泡沫細胞形成,使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體積增大、穩(wěn)定性下降。不穩(wěn)定的軟斑塊容易破裂引發(fā)急性血栓,這是心肌梗死的主要機制。冠狀動脈CT檢查可評估斑塊性質,但根本預防仍需改變生活方式。
心肌缺血患者除戒煙戒酒外,需保持低鹽低脂飲食,每日鈉鹽攝入不超過5克,避免動物內臟和油炸食品。建議選擇深海魚、燕麥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定期監(jiān)測血壓、血糖、血脂指標,保證充足睡眠,避免情緒激動。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片應急,出現胸痛持續(xù)不緩解時立即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