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裂孔疝是怎么引起的 這幾個原因會引發(fā)食管裂孔疝

博禾醫(yī)生
食管裂孔疝可能由先天性發(fā)育異常、腹內壓增高、年齡因素、肥胖、妊娠等因素引起。食管裂孔疝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
部分患者存在食管周圍韌帶松弛或膈肌腳發(fā)育薄弱等先天缺陷,導致食管胃連接部容易滑入胸腔。這類患者常在年輕時即出現反酸、胸骨后灼痛等癥狀,需通過胃鏡檢查確診。對于輕度癥狀可采用抑酸藥物控制,嚴重者需考慮腹腔鏡修補術。
慢性咳嗽、便秘、負重勞動等導致腹壓持續(xù)升高的情況,可能將胃部推入食管裂孔。這類患者常伴有噯氣、餐后飽脹感,需同時處理原發(fā)疾病。建議避免提重物、練習腹式呼吸,必要時使用促胃腸動力藥改善癥狀。
中老年人群膈肌彈性下降,食管周圍韌帶松弛,發(fā)病率隨年齡增長顯著升高。典型表現為夜間平臥時反流加重,可通過抬高床頭15-20厘米緩解。合并巴雷特食管等并發(fā)癥時,需定期進行內鏡監(jiān)測。
腹部脂肪堆積會直接增加胃部壓力,BMI超過30的人群患病風險增加3倍。減重5%-10%即可明顯改善反流癥狀,建議采用低脂高纖維飲食結合有氧運動,避免緊身衣物壓迫腹部。
孕期激素變化使韌帶松弛,增大的子宮壓迫胃部,約45%孕婦會出現暫時性食管裂孔疝癥狀。分娩后多數可自行恢復,期間建議少食多餐,避免彎腰動作,慎用抑酸藥物需遵醫(yī)囑。
日常需保持規(guī)律進食習慣,避免咖啡、巧克力等降低食管下括約肌壓力的食物。睡眠時采用左側臥位可減少胃酸反流,餐后2小時內避免平臥。太極拳等溫和運動能增強膈肌力量,每周3次30分鐘快走有助于控制體重。出現吞咽困難、嘔血等警示癥狀時應立即就醫(yī),長期未愈的食管裂孔疝可能引發(fā)食管炎、貧血等并發(fā)癥。
胸膜炎與胸膜間皮瘤是一回事嗎
結核性胸膜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漏斗胸術后移位后有什么癥狀
二尖瓣狹窄會伴肺瘀血嗎?
房間隔缺損注意事項有哪些 房間隔缺損的4個注意事項盤點
慢性化膿性胸膜炎如何治療
漿細胞性乳腺炎保守治療效果好嗎
1.2mm動脈導管未閉能自愈嗎
肋間神經痛有什么影響 肋間神經痛的4個影響須知
心包炎的潛在并發(fā)癥有哪些 心包炎或許引發(fā)三大并發(fā)癥
心臟供血不足做什么運動好
卵圓孔未閉封堵術后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