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15天下面墜脹是怎么回事

博禾醫(yī)生
產后15天下腹墜脹可能由子宮復舊不全、盆腔充血、尿路感染、盆底肌損傷、便秘等原因引起,可通過熱敷、盆底肌鍛煉、抗感染治療、調整飲食、適度活動等方式緩解。
分娩后子宮需6-8周恢復至孕前狀態(tài)。若收縮乏力或存在胎盤胎膜殘留,可能引起持續(xù)性宮縮痛及下墜感,惡露量多且持續(xù)時間延長。中醫(yī)稱為"產后惡露不絕",可配合益母草顆粒促進子宮收縮,必要時需超聲檢查排除宮內殘留。
妊娠期增大的子宮壓迫盆腔靜脈叢,產后靜脈回流突然改善可能導致充血性墜脹。表現為體位改變時癥狀加重,可能伴隨外陰靜脈曲張。建議避免久站,睡眠時抬高臀部,嚴重者可考慮邁之靈片改善靜脈回流。
產后導尿或惡露污染易引發(fā)尿道炎膀胱炎,出現排尿灼熱感伴下腹悶脹。需尿常規(guī)檢查確診,常用藥物包括頭孢克洛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保持會陰清潔。
分娩時肌肉筋膜過度牽拉可能導致盆底功能障礙,表現為下體沉重感、漏尿等癥狀。凱格爾運動是基礎康復手段,每天3組每組15次收縮,持續(xù)6周以上。嚴重脫垂需盆底肌電刺激治療。
產后臥床及飲食結構改變易致便秘,腸道積氣壓迫盆腔產生墜脹感。建議增加芹菜、火龍果等高纖維食物,晨起空腹飲用溫水,必要時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忌用力排便以免加重盆底損傷。
產后恢復期應注意每日攝入瘦肉、雞蛋等優(yōu)質蛋白促進組織修復,紅糖水飲用不宜超過10天以免延長惡露。順產者2周后可開始腹式呼吸訓練,剖宮產需待傷口愈合。保持每日30分鐘散步,避免提重物超過3公斤。如墜脹持續(xù)加重或伴隨發(fā)熱、出血增多需及時就診,排除晚期產后出血或盆腔感染等并發(fā)癥。哺乳期用藥需嚴格遵醫(yī)囑,禁用含麝香的活血類藥物。
產后骨盆如何恢復 四種方法讓產后產后骨盆康復
產后多久可以穿收腹提臀內褲
產后出汗多怎么調理 詳述產后出汗多的4個調理方法
產后為什么會出現月經不調
產后風濕的危害有哪些 產后風濕的四個危害要重視
產后日常出現大汗淋漓怎么處理
剖宮產后產褥期能吃杏子嗎
產后出汗多的調理方法有哪些
產后50天大便出血怎么回事
產后惡露沒干凈可以吃荔枝嗎
產后出現乳房脹痛該怎么辦
產后耳朵嗡嗡響怎么辦 改善產后耳鳴的幾個方法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