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的人一天需要多少蛋白質

博禾醫(yī)生
健身人群每日蛋白質需求量為每公斤體重1.4-2.2克,實際攝入量需根據訓練強度、體重基數、增肌減脂目標等因素調整。蛋白質需求主要與運動類型、訓練階段、個體代謝、膳食結構、特殊生理狀態(tài)有關。
1、運動類型:
力量訓練者因肌肉纖維修復需求更高,蛋白質需求通常達每公斤體重1.6-2.2克。耐力運動員雖然單次訓練消耗較大,但肌肉破壞程度較低,建議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1.4-1.8克。混合型運動者可采用中間值1.6-2.0克,并根據每周訓練側重點動態(tài)調整。
2、訓練階段:
增肌期需創(chuàng)造正向氮平衡,建議采用上限值每公斤體重2.0-2.2克。減脂期為防止肌肉分解,應維持每公斤體重1.8-2.0克攝入。比賽前或突破期可短期提升至2.2-2.5克,但需配合肝腎功能監(jiān)測。恢復期可下調至1.4-1.6克減輕代謝負擔。
3、個體代謝:
基礎代謝率高者每公斤體重需增加0.2-0.3克蛋白質補償能耗。消化吸收功能較差者應提高10%-15%攝入量。存在乳糖不耐或素食習慣者需通過蛋白粉、大豆分離蛋白等補充必需氨基酸。40歲以上健身者建議增加0.3克抗肌肉流失。
4、膳食結構:
動物蛋白生物價高,占總蛋白50%以上時可適當減少總量。植物蛋白為主的飲食需增加15%-20%攝入量。分散攝入比集中補充更利于吸收,建議每3小時攝入20-40克。訓練后30分鐘內補充快吸收乳清蛋白效果最佳。
5、特殊狀態(tài):
女性經期后三天可增加10%蛋白質促進血紅蛋白合成。傷病恢復期需提高至每公斤體重2.0-2.5克修復組織。高原訓練者因缺氧代謝應增加15%-20%攝入。青少年健身者不宜超過每公斤體重2.0克以免加重腎臟負擔。
建議通過雞蛋、雞胸肉、瘦牛肉、三文魚、希臘酸奶等天然食物獲取優(yōu)質蛋白,搭配適量碳水提升利用率。乳清蛋白粉適合訓練后快速補充,酪蛋白適合睡前緩慢吸收。定期監(jiān)測尿氮指標和肌肉圍度,避免長期超量攝入導致肝腎負荷。女性健身者需注意鐵與蛋白質協(xié)同補充,素食者應組合豆類谷物保證氨基酸平衡。訓練前后蛋白質分配應占全日總量的60%,休息日可適當減少動物蛋白比例。
蛋白質過敏母乳忌口哪八大類
乳糖不耐受和蛋白質過敏區(qū)別
尿檢中蛋白質1+怎么回事
心血管病患者運動健身的注意事項
蛋白質低吃什么好 多吃這些高蛋白食物
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食物有哪些
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是什么
人體黏膜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嗎
一天怎么吃到120g蛋白質
蛋白質偏低怎么補 蛋白質偏低的補充小方法分享
運動后為什么要補充蛋白質
補充蛋白質對孕婦和胎兒有什么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