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軍 副主任醫(yī)師
2025-05-18 08:33 回答了該問題
急性腎炎引起水腫的主要機制包括腎小球損傷導致的蛋白尿和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鈉水潴留、以及腎臟調節(jié)功能異常,這些病理變化共同造成組織間液蓄積,引發(fā)水腫現象。針對這一機制,需要通過明確病因調理飲食、控制水鹽攝入,并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相關藥物治療。
1腎小球損傷及蛋白尿:急性腎炎是由感染、免疫復合物沉積或其他炎癥反應引起的腎臟炎癥性疾病。腎小球受損時,其通透性會上升,導致大量蛋白質隨尿液流失,也就是所謂的“蛋白尿”。蛋白質丟失后,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血液中的水分容易滲出到組織間液,從而導致水腫。解決這種機制引發(fā)的水腫需要密切監(jiān)測蛋白質丟失情況,必要時補充白蛋白,同時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如清除感染源或使用免疫調節(jié)藥物。
2鈉水潴留:急性腎炎患者的腎小管功能會受到影響,使鈉的排泄能力下降。鈉離子的滯留會引起水分潴留,加重水腫程度。由于腎功能下降,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可能被激活,進一步促進鈉和水的重吸收。針對鈉水潴留問題,可以采取限鹽飲食一般每日攝入不超過2-3克鹽和利尿劑治療如螺內酯、呋塞米或氫氯噻嗪,幫助排除體內多余的水分。
3腎臟調節(jié)功能異常:急性腎炎可能導致腎臟分泌抗利尿激素ADH增多,抑制體內水分排泄。嚴重的病情還可能伴隨心功能受損,間接加重水腫。這種機制下,除了治療腎炎本身,還需注意監(jiān)測心血管功能。醫(yī)生可能會根據患者癥狀使用ACEI類藥物如貝那普利或ARB類藥物如纈沙坦來改善循環(huán)情況。
急性腎炎引發(fā)水腫的機制復雜,往往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造成。早期明確病因,遵醫(yī)囑使用抗炎、免疫調節(jié)藥物,配合合理飲食管理和藥物控制是關鍵。一旦出現明顯水腫癥狀,應盡快到醫(yī)院就診,接受詳細檢查和規(guī)范治療。
急性腎炎能吃奶奶的炒肉嗎?
1個問答
急性腎炎血尿的原因是什么?
1個問答
急性腎炎治好后對以后有什么影響
1個問答
急性腎炎的癥狀是什么?
1個問答
女性急性腎炎的病因是什么?
1個問答
急性腎炎會不會引起全身發(fā)冷
1個問答
急性腎炎血尿的原因是什么?
1個問答
急性腎炎抗O高看什么科
1個問答
怎樣確診為急性腎炎
1個問答
現在為什么急性腎炎多了
1個問答
乳腺結節(jié)穿刺活檢步驟
1個問答
瘦人增肌健身的方法
1個問答
什么樣的人不適合泡腳
1個問答
克雷氏骨折手法復位術費用
1個問答
一歲寶寶屁股上長小紅疙瘩是什么病引起的
1個問答
鐮狀細胞貧血是基因突變嗎
1個問答
癌癥晚期身體抽搐頻繁還能活多久
1個問答
高燒不退用什么辦法退燒
1個問答
視神經萎縮治療方法
1個問答
容易暈車的人是不是體質不好
1個問答
2021-08-16
2025-04-21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