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意見:判斷成年人是否得了黃疸,可以通過觀察皮膚和眼白是否發(fā)黃,同時注意尿液變深、全身乏力等癥狀,需要結合病因盡快就醫(yī)明確診斷并治療。黃疸可能由肝臟疾病、膽道病變或血液問題引起,及時干預至關重要。
1、黃疸的主要癥狀
最顯著的癥狀是皮膚和眼白發(fā)黃,這是由血液中膽紅素水平升高導致的。黃疸患者的尿液可能呈現(xiàn)為深茶色甚至醬油色,同時還可能伴隨乏力、惡心、腹脹或食欲下降等全身性癥狀。一旦發(fā)現(xiàn)這些表現(xiàn),應高度重視并盡早就醫(yī)。
2、黃疸的可能病因
肝臟疾病:這是黃疸最常見的原因,包括急性或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或肝硬化等。肝臟功能受損會導致膽紅素代謝異常,造成其在血液中積聚。
膽道疾病:如膽管堵塞、膽結石或膽管炎,會阻礙膽汁的正常排泄,從而引發(fā)黃疸。此類問題通常伴有腹部右上方疼痛與發(fā)熱。
血液問題:溶血性貧血等血液病會增加膽紅素的生成,使得正常代謝不堪重負,這是另一種會引發(fā)黃疸的機制。
藥物與毒素:某些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攝入過量可能損害肝細胞,長期服用酒精或接觸工業(yè)毒素也可能成為誘因。
3、診斷與治療方法
如懷疑患上黃疸,應盡早就醫(yī)進行全面檢查,包括肝功能測試、超聲波檢查、膽道造影等。治療方法因病因而異:
藥物治療:慢性肝炎可使用抗病毒藥物,脂肪肝可通過控制飲食和降脂藥物來管理,溶血性貧血則需采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或輸血治療。
手術治療:膽結石或膽管堵塞可能需要手術干預,如膽道鏡治療或膽囊切除術。
飲食與生活方式調整:避免酒精攝入,注重高蛋白、低脂肪的均衡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E和硒等有助于肝臟修復。
若出現(xiàn)眼白或皮膚持續(xù)發(fā)黃,不可輕視,盡快前往醫(yī)院明確病因至關重要。定期體檢也是預防黃疸的有效方式,尤其對有肝臟或膽囊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更需高度關注身體信號。
2025-05-20 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