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氣短是很多人都曾有過的經歷,少部分人都把氣短當做是外界因素引起的。在中醫(yī)上氣短被稱為是心悸癥狀,在初期病發(fā)時,會出現(xiàn)胸悶、胸痛、坐立不安的情況,嚴重時會引起心臟疾病,那么到底氣短怎么治?
一、心血不足
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和素質不同,出現(xiàn)氣短心悸癥狀的表現(xiàn)還是會有區(qū)別的。通常出現(xiàn)氣短的情況,多半是因為心血不足、渾身乏力導致,同時伴有健忘、暈厥等癥狀,心血不足引起的胸悶氣短需要及時補氣養(yǎng)血,避免加重病情。
解決方法:心血不足是屬于中醫(yī)方面的疾病,可采用中醫(yī)治療調理,中藥方面可選擇白術、當歸、龍眼肉這類補益氣的藥材來治療,平時也要多注意飲食和生活作息問題。
二、心脈淤塞
心脈淤塞同樣會引起胸悶氣短的癥狀,少部分患者在心悸發(fā)作的同時還會有胸悶、劇烈咳嗽的情況,嚴重者還會出現(xiàn)短暫心痛,這些表現(xiàn)都是心脈淤塞的癥狀,需要通過活血化瘀才能夠進行治療。
解決方法:心脈淤塞可采用中藥治療,也可選擇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擴張血管通道,幫助血液加速運轉不堵塞。中藥可以選擇當歸、桃仁、柴胡這類活血化瘀類藥材,可搭配日常使用,但需適量,不可過量服用。
三、心陽不振
心陽不振在發(fā)病時同樣會出現(xiàn)氣短的現(xiàn)象,心陽不振患者經常會有失眠易驚、多汗心慌的癥狀,出現(xiàn)氣短胸痛次數(shù)和頻率也會逐漸增加,一旦發(fā)現(xiàn)就需要立刻治療,避免加重病情。
解決方法:治療心陽不振可以選擇服用桂枝、甘草類藥物,甘草、桂枝性質溫和,可溫補身體,治療緩解心陽不振、心痛疾病的同時可滋補過虛的身體,防止加重病情,嚴重時需要就醫(yī)治療。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590次瀏覽 2024-01-05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631次瀏覽 2023-08-28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3167次瀏覽 2024-12-29
3279次瀏覽 2024-12-16
3235次瀏覽 2025-01-10
3202次瀏覽 2025-01-31
3063次瀏覽 202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