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被稱為“沉默殺手”,有時就算腎受傷了,你可能也毫無感覺,由于腎臟的代償功能很強,不到一定的程度不會有臨床表現(xiàn),一旦出現(xiàn)腎病癥狀,說明腎臟的功能已經(jīng)有損害。那么,如何判斷自己腎氣不足呢?
1、尿量變化:正常人夜尿很少,如果發(fā)現(xiàn)夜里要起來好幾回,而睡前喝的水并不多,更要警惕腎臟病變。
2、尿性狀改變:健康的尿為透明的淺黃色,喝水多或清晨第一次排尿顏色稍深。如果尿色發(fā)紅,或者尿中泡沫多,要注意。
3、水腫:腎臟是人體代謝水的器官,腎不好,水就會蓄積。早上起來發(fā)現(xiàn)眼皮浮腫,雙腳、雙腿浮腫,要考慮腎臟的問題。
4、惡心、嘔吐:腎臟病會影響胃腸道功能,導致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
5、皮膚瘙癢:腎有問題,體內(nèi)的尿素不能經(jīng)尿液排出,會通過皮膚排泄刺激皮膚;身體內(nèi)積累的毒素會導致周圍神經(jīng)病變,也會引起皮膚瘙癢。
生活中該如何養(yǎng)腎護腎呢?
一、別吃太多的鹽:鹽,是讓腎累贅的主要首惡。飲食中的鹽分95%是由腎臟代謝掉的,攝入得太多,腎臟的累贅就會增加,再加上鹽中的鈉會招致人體水分不易排出,又進一步加重腎臟的累贅,從而招致了腎臟功用的減退。
二、茶療養(yǎng)腎:有飲茶習慣的朋友可以用包谷須1g,蒲公英0.4g,玉竹0.3g,玫瑰花0.3g制成蒲公英玉米須茶每天飲用,對緩解腎炎、抑制腎結石都有很好的幫助。
蒲公英護肝補腎、清熱解毒,是促進肝腎活動的一味良藥,既可以改善腎臟引起的水腫,又能促進有害物質經(jīng)腎臟排出體外,對腎炎也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玉米須入肝、腎、膀胱經(jīng),可輔助治療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等病。玉竹是一味養(yǎng)陰生津的良藥。《大明本草》里面記載:玉竹“除煩悶,止消渴,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
三、經(jīng)常按摩腰眼:古方中醫(yī)認為,用掌搓腰眼,不僅可疏通帶脈和強壯腰脊,而且還能起到聰耳明目、固精益腎和延年益壽的作用。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按摩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膚里豐富的毛細血管網(wǎng)擴張,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速代謝產(chǎn)物的排除,又可刺激神經(jīng)末梢,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溫和刺激,有利于病損組織的修復,提高腰肌的耐力。
0次瀏覽 2025-05-14
641次瀏覽 2023-08-15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70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0次瀏覽 2025-05-14
3162次瀏覽 2025-02-15
3752次瀏覽 2024-11-19
3159次瀏覽 2024-11-09
3098次瀏覽 2025-01-31
3304次瀏覽 202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