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脹可以通過按摩天樞穴、中脘穴、期門穴和腹部,達(dá)到促進(jìn)腸道蠕動、排氣、促消化和健脾的作用。具體為按揉天樞穴20次左右;按揉腹部約50-100次左右;按揉中脘穴100-200次左右;按揉期門穴3-5分鐘左右。按摩時需保證用力合適,不可用力過度。
當(dāng)小兒出現(xiàn)腹脹的情況后,會有腹部脹滿、疼痛等明顯不適感,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進(jìn)食,這樣無法攝入所需的基礎(chǔ)營養(yǎng),也無法及時進(jìn)行調(diào)理。所以針對這種情況,中醫(yī)多建議使用按摩的方式來進(jìn)行治療,以通過按摩特定的穴位來達(dá)到排氣、通便的目的。那小兒腹脹怎么按摩比較好?
一、小兒腹脹揉天樞穴
天樞穴位于肚臍旁兩寸左右,歸胃經(jīng)??梢詫⒅兄?、無名指并攏后,用指腹按壓或者在該穴位旋轉(zhuǎn),且保證力量適中,按揉約20次左右即可。
功效作用:按摩該穴位有消脹、消積食、升清降濁、促進(jìn)腸道蠕動的效果,可以有效緩解小兒腹脹的情況。
二、小兒腹脹揉腹部
讓孩子采取仰臥姿勢,家長們用搓熱的右手掌緊貼腹部,之后將左手掌放于右手之上,以大魚際為起點,緊貼于腹部用力,往順時針方向繞肚臍按揉50-100次即可。按揉時需輕度用力,但不可讓患兒感覺不適和疼痛。
功效作用:按摩該穴位后能強(qiáng)健腹部肌肉,也能促進(jìn)胃腸蠕動,以及增加胃部消化液的分泌。同時,揉搓腹部可以促進(jìn)局部血液循環(huán),這樣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進(jìn)而達(dá)到健脾和胃的目的。
三、小兒腹脹揉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人體前正中線上面,具體位置在劍突的下方和肚臍上方之間的中點處,歸胃經(jīng)。將食指、中指指腹按揉該穴位100-200次左右即可,力道需溫和,不宜用力過度。
功效作用:按摩該穴位有健脾益氣和調(diào)理腸胃的功效,也能直接刺激到胃部,促進(jìn)胃蠕動,從而幫助氣體排出,有消脹行氣的作用。
四、小兒腹脹揉期門穴
期門穴位于乳頭直下,和巨闕穴齊平,在胸部上面,歸肝經(jīng)。用大拇指和食指按揉該穴位,直到有脹痛的感覺后,再分別按壓分布在左右側(cè)胸部上的期門穴各3-5分鐘即可。
功效作用:按壓該穴位能夠緩解腹脹、呃逆、反酸、腹部脹痛等多種不適癥狀,具有理氣活血、健脾的作用。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635次瀏覽 2023-08-23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694次瀏覽 2023-08-28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4100次瀏覽 2025-02-17
4082次瀏覽 2024-12-17
3991次瀏覽 2025-01-13
3985次瀏覽 2025-02-11
4123次瀏覽 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