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骨骨折患者夜間睡眠時建議將患肢抬高15-30度并保持中立位,可通過調整睡姿、使用支撐墊、避免壓迫、選擇合適床墊、定時活動等方式緩解不適。
1、抬高患肢:
在足部下方墊軟枕使患肢高于心臟水平,促進靜脈回流減輕腫脹。注意保持踝關節(jié)功能位,避免足部懸空或內翻外翻,可使用U型枕固定足跟。持續(xù)抬高時間不宜超過6小時,需與平放體位交替進行。
2、中立位擺放:
保持足部與小腿呈90度中立位,防止跟腱攣縮。側臥時在兩膝間夾枕頭維持脊柱力線,仰臥時用卷起的毛巾支撐足弓。避免長時間保持跖屈或背伸姿勢,可能加重韌帶僵硬。
3、減壓保護:
骨折初期需避免患足接觸床面,可制作石膏托或使用足踝支具。翻身時采用軸線翻身法,用手托扶骨折部位。棉被重量可能壓迫患處,建議搭建護架或選擇輕質羽絨被。
4、床墊選擇:
中等硬度床墊能更好分散壓力,記憶棉材質可減少翻身時的震動。過于柔軟的床墊可能導致足部塌陷,過硬則影響血液循環(huán)。可在骨盆和肩部下方放置小墊子維持生理曲度。
5、間歇活動:
睡眠中每2-3小時活動腳趾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清醒時可做踝泵運動。夜間疼痛加劇時可冰敷15分鐘,但需避免皮膚凍傷。長期保持同一姿勢可能引發(fā)壓瘡,需規(guī)律調整體位。
康復期間每日補充500毫克鈣質和800IU維生素D,多食用乳制品、深綠色蔬菜及深海魚。白天非負重狀態(tài)下可進行直腿抬高訓練,每次10組每組維持10秒。睡眠時穿著彈力襪需咨詢醫(yī)生,避免影響血運。若出現(xiàn)持續(xù)性劇痛、足趾發(fā)紫或感覺異常,需立即就醫(yī)排除血管神經(jīng)損傷。恢復期避免吸煙及過量攝入咖啡因,可能延緩骨愈合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