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發(fā)高燒反反復復怎么辦

博禾醫(yī)生
小孩子發(fā)高燒反反復復可通過物理降溫、藥物退熱、病因治療、補液護理、就醫(yī)評估等方式處理。反復高熱通常由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免疫反應、脫水、中暑等原因引起。
采用溫水擦浴或退熱貼降低體表溫度,重點擦拭頸部、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流經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刺激皮膚,室溫維持在24-26℃為宜。監(jiān)測體溫變化頻率應保持每2小時一次,體溫超過38.5℃時需結合其他干預措施。
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是兒童常用退熱藥物,需嚴格遵醫(yī)囑按體重計算劑量。兩種藥物交替使用需間隔至少4小時,24小時內用藥不超過5次。用藥期間觀察是否出現(xiàn)皮疹、嘔吐等不良反應,胃腸道不適者優(yōu)先選用栓劑。
病毒感染多呈自限性,需對癥支持治療;細菌感染需根據(jù)藥敏試驗選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支原體感染可選用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病程常持續(xù)7-10天。反復發(fā)熱超過3天或伴隨意識改變需進行血常規(guī)、CRP等實驗室檢查。
每公斤體重每日需補充80-100ml液體,可選用口服補液鹽或稀釋果汁。母乳喂養(yǎng)嬰兒應增加哺乳頻次,觀察尿量應保持每8小時至少1次排尿。出現(xiàn)口唇干裂、眼窩凹陷等脫水表現(xiàn)時需靜脈補液。
發(fā)熱伴驚厥、皮疹或頸強直需急診處理,血象異常提示可能存在敗血癥。3個月以下嬰兒體溫超過38℃應立即就醫(yī),熱程超過5天需排查川崎病等特殊疾病。影像學檢查可輔助診斷肺炎、泌尿系感染等潛在病灶。
保持居室通風并維持50%-60%濕度,衣著選擇純棉透氣材質。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為主,推薦米湯、藕粉等易消化食物。體溫正常后24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恢復期可適當補充維生素C。建立體溫監(jiān)測記錄表,詳細記載用藥時間與劑量變化。出現(xiàn)嗜睡、呼吸急促等預警癥狀時需重啟醫(yī)療評估。
矮小癥患兒飲食方面注意什么
寶寶胃口不好吃什么 五個讓寶寶胃口變好
小孩起痰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幼兒拉黑色便便是什么原因
寶寶幾個月后體重增長變慢
多動癥與缺鈣有關嗎 多動癥與這幾個因素有關
一歲寶寶手指甲有白點怎么回事
新生兒驚跳反射是什么原因
八個月的寶寶奶粉量是多少
嬰兒胃食道反流的癥狀表現(xiàn)有哪些
新生兒大便酸臭味怎么回事
小兒高熱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4個方法控制小兒高熱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