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爛性胃炎疼痛難忍可通過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調整飲食結構、緩解精神壓力、及時就醫(yī)等方式緩解。糜爛性胃炎通常由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膽汁反流、酒精刺激、精神緊張等原因引起。
1、抑制胃酸:
胃酸過度分泌會加重胃黏膜損傷,質子泵抑制劑能有效減少胃酸分泌。臨床常用藥物包括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等,這類藥物需在醫(yī)生指導下規(guī)范使用。H2受體阻滯劑如法莫替丁也可作為輔助治療選擇。
2、黏膜保護:
胃黏膜修復劑能在受損部位形成保護膜,促進組織再生。鋁碳酸鎂可中和胃酸并吸附膽汁,硫糖鋁能與潰瘍面蛋白質結合形成保護層。用藥期間需注意可能出現(xiàn)便秘等不良反應。
3、飲食調整:
急性期應選擇米湯、藕粉等流質食物,緩解期逐步過渡到軟爛面條、蒸蛋等低纖維飲食。避免辛辣、過酸、油炸等刺激性食物,每日少量多餐減輕胃部負擔。烹調方式以蒸煮燉為主,溫度控制在40℃左右。
4、心理調節(jié):
長期焦慮會通過腦腸軸加重胃黏膜炎癥反應。正念冥想能降低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腹式呼吸訓練可緩解軀體化癥狀。建議每日進行20分鐘放松訓練,必要時尋求專業(yè)心理疏導。
5、病因治療:
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需接受標準四聯(lián),含鉍劑方案根除率較高。藥物相關性胃炎應及時停用損傷胃黏膜的藥物,必須使用時需配合胃保護劑。出現(xiàn)嘔血、黑便等嚴重癥狀需立即急診處理。
糜爛性胃炎患者日常應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可適量食用猴頭菇、山藥等具有黏膜修復作用的食材,烹飪時少用調味料。戒煙限酒至關重要,煙草中的尼古丁會減少胃黏膜血流,酒精直接損傷胃黏膜屏障。溫和的有氧運動如太極拳、散步能改善胃腸蠕動,但避免飯后立即運動。定期胃鏡復查有助于監(jiān)測黏膜修復情況,40歲以上患者建議每年檢查一次。冬季注意胃部保暖,避免受涼誘發(fā)癥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