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抗體指什么
丙型肝炎抗體,是檢測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學(xué)標(biāo)志物。丙型肝炎病毒抗體包括IgM、IgG、IgA、IgE等抗體,抗體不同,臨床意義也不同。
1、IgM抗體:是免疫球蛋白M抗體,主要見于丙型肝炎的急性期,在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3-6天就可以檢測出現(xiàn)IgM抗體,陽性時提示近期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1-2周可以檢測出抗體。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6個月左右可以檢測出抗體,轉(zhuǎn)為陰性時可以排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2、IgG抗體:是免疫球蛋白G抗體,主要見于丙型肝炎的慢性期,在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3-6個月可以檢測出現(xiàn)IgG抗體,陽性時提示既往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6個月后可以檢測出抗體;
3、IgA抗體:是免疫球蛋白A抗體,主要見于肝炎、丙型肝炎的早期,在感染丙型肝炎病毒1個月左右可以檢測出現(xiàn)IgA抗體,陽性時提示正在感染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3個月后可以檢測出抗體;
4、IgE抗體:是免疫球蛋白E抗體,主要見于血吸蟲病、弓形蟲病、巨細(xì)胞病毒感染等,可以檢測出現(xiàn)IgE抗體陽性時提示近有過乙肝病史,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3-6個月可以檢測出抗體。
檢測丙型肝炎抗體時,需要注意采血前避免服用藥物,因為藥物可能會影響丙型肝炎抗體的檢測結(jié)果。在注射完乙肝疫苗后,也不能通過抗體檢測判斷是否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此時需要進(jìn)行丙型肝炎病毒RNA定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