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內脂質沉積指的就是脂肪肝,通俗的說就是肝內的脂肪太多了。而脂肪肝是一種現代人常見高發(fā)的疾病,而一旦發(fā)生脂肪肝不僅會引起肝功能損傷,還可能引起肝炎或者肝臟纖維化,最終引起肝硬化等嚴重的疾病。
現在的人們對于健康更加重視了,也提升了健康意識,很多人開始定期進行體檢,而在體檢的時候有人會發(fā)現自己存在肝內脂質沉積的問題,但是不知道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更不知道該如何進行處理,那么到底肝內脂質沉積是什么意思呢?
肝內脂質沉積是由于肝細胞脂肪變性,俗稱脂肪肝。脂肪肝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它是由多種因素或疾病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過度堆積的代謝性疾病,是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疾病的過渡階段。“正常人的肝臟中就含有脂肪,”專家表示,“正常人的肝內總脂肪量,占肝重的4~5%,內含磷脂、三酰甘油、脂酸、膽固醇及膽固醇脂。”而輕度脂肪肝指肝臟的含脂量占肝重5%~10%;中度脂肪肝占10%~25%;重度脂肪肝占25%~50%或>50%。因脂肪肝早期無癥狀,許多患者在體檢時才檢查出自已患了脂肪肝而就醫(yī)。
平時不注意飲食,吃太多過于油膩的食物導致身材肥胖,是引起肝內脂質沉積的一個主要因素,但并不是只有營養(yǎng)過剩才會發(fā)生肝內脂質沉積。臨床中總結認為,肝內脂質沉積是一種發(fā)病原因非常復雜的疾病。長期喝酒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有家族遺傳體質的人、服用某些藥物的人、懷孕的女性等,都比較容易出現肝內脂質沉積。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有些得了肝炎的患者長期吃一些高熱量食品,或者是長期注射葡萄糖等營養(yǎng)物質。平時活動量過少,也可能同時伴發(fā)脂肪肝。目前,根據患者的病因主要把脂肪肝詳細的分為非酒精性和酒精性等兩大類型。
臨床中,根據肝內脂質的沉積量不同,分為了輕、中、重三種類型。一般來說,肝內脂質沉積量超過了超過肝臟重量的5%~10%時,就屬于輕度脂肪肝。輕度脂肪肝患者在平時一般不會出現明顯不適癥狀,有些患者可能出現容易疲乏等癥狀。如果肝內脂質沉積量超過10%~25%,就屬于中度脂肪肝,超過25%的患者就屬于重度脂肪肝,而中度和重度脂肪肝患者平時會出現慢性肝炎癥狀。
有些發(fā)生了肝內脂質沉積的患者認為,出現這種情況就是肝臟內的脂肪太多了,只要減肥就能讓其好轉。其實,問題并沒有這么簡單,雖然減肥確實可以幫助大部分輕度或中度脂肪肝患者,以及極少數重度脂肪肝患者逆轉病情。但是,在出現這種情況時,科學的進行治療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
只有進行合理的減肥控制體重的同時配合正確的治療,才能讓肝內脂質沉積問題消除,促使身體盡快康復。但需注意提到的是,減肥并不等于過分節(jié)食。過分節(jié)食會導致體內運送脂質的蛋白合成減少,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
0次瀏覽 2025-05-08
0次瀏覽 2025-05-08
0次瀏覽 2025-05-08
0次瀏覽 2025-05-08
0次瀏覽 2025-05-08
0次瀏覽 2025-05-08
0次瀏覽 2025-05-08
0次瀏覽 2025-05-08
0次瀏覽 2025-05-08
0次瀏覽 2025-05-08
0次瀏覽 2025-05-08
310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5-08
0次瀏覽 2025-05-08
0次瀏覽 2025-05-08
0次瀏覽 2025-05-08
0次瀏覽 2025-05-08
0次瀏覽 2025-05-08
0次瀏覽 2025-05-08
0次瀏覽 2025-05-08
0次瀏覽 2025-05-08
71次瀏覽 2025-03-21
3218次瀏覽 2025-01-13
3135次瀏覽 2024-11-15
3113次瀏覽 2025-01-05
3079次瀏覽 2024-12-12
3101次瀏覽 202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