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很多病人往往不知道看血管外科,有時其他科醫(yī)生往往先入為主,考慮為本科疾病而給與錯誤診治。
有經(jīng)驗的血管外科專業(yè)醫(yī)生接診病人后會很快確診并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臨床上血管外科醫(yī)生,通過測量腳踝部的血壓與上臂的血壓比值 — 稱為踝/臂比,來早期發(fā)現(xiàn)下肢動脈硬化并評判其嚴重程度。
一般來講,下肢血壓比上肢血壓要高,踝/臂比≥0.97認為正常,0.8-0.97為臨界值,病人可能處于第一期;0.5<踝/臂比≤0.8,病人處于第二期;踝/臂比≤0.5 ,病人處于第三期或第四期。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可根據(jù)病人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藥物(西、中藥治療),高壓氧治療、負壓治療、血管內(nèi)支架治療、手術治療、干細胞移植等,有的病人需要幾種方法聯(lián)合治療。血管內(nèi)支架治療治療不開刀,療效好,恢復快,運用微創(chuàng)技術在血管腔內(nèi)放入特制支架,將血管狹窄或閉塞部分撐開,恢復下肢血流,已在相當程度上取代傳統(tǒng)開刀手術,特別適合于年老體弱不愿手術的病人。
醫(yī)用支架的材料多為金屬/合金材料,必須具有較好的強度和彈性、耐腐蝕及植入人體內(nèi)無嚴重反應等,一般選用316 L不銹鋼、鈷鉻合金、鉭以及鈦和鈦合金等,已被證明有較好的安全性。支架被制成各種大小的型號,被壓縮在一種稱為輸送器的導管內(nèi)。
放置支架一般在專門的導管室進行,導管室具備有無菌條件和血管造影機。當病人診斷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后, 需要做血管造影評估是否可以作支架治療,下肢血管造影和上支架因為不是開刀手術,僅在大腿根部做股動脈血管穿刺,均不需要全身麻醉或椎管內(nèi)麻醉(俗稱半麻),在穿刺部位注射局麻藥就可以了,病人清醒痛苦小。
股動脈穿刺成功后,將造影導管送入血管腔內(nèi),注入造影藥物行血管造影并評估病變,若病變能做血管支架治療,用輸送器將支架送入病變部位并準確定位后,將支架從導管內(nèi)釋放到血管腔內(nèi),一般還需用球囊導管對支架作整復,使其張開形態(tài)滿意并良好地貼附血管壁,可以根據(jù)病變的長度或不同部位上一枚或多枚支架。再次造影可以看到血管通暢,狹窄解除。
支架安放后應注意什么?還會復發(fā)嗎?
安放支架后,大腿根部穿刺點將會壓迫止血并加壓包扎8小時,病人應嚴格臥床,一般24小時后可下床活動。觀察2-3天,穿刺點無異常,下肢血供確有好轉(zhuǎn)即可出院。出院后,病人一般可做正常的活動,但不可作劇烈的屈蹲或過度屈曲等動作,以免對支架造成不良影響。應該在出院一月后復查,然后每三個月復查一次,滿一年后,每半年復查一次。
復查主要是通過超聲檢查了解支架的形態(tài)和通暢情況、腿的血供變化情況,并化驗血糖、血脂和血粘度的控制情況,同時得到醫(yī)生服藥和生活方面的指導。病人應該摒棄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等,合理膳食,適當運動,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
長期口服波立維或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防止病情進一步發(fā)展及支架內(nèi)血栓形成,如發(fā)現(xiàn)又出現(xiàn)間歇性跛行或腿突然出現(xiàn)涼麻痛,可能是其他部位有新的病變或支架內(nèi)血栓形成血管閉塞,應及時就診。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272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603次瀏覽 2023-08-23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3345次瀏覽 2025-01-12
3178次瀏覽 2024-12-09
3293次瀏覽 2025-02-07
3504次瀏覽 2024-12-02
3338次瀏覽 2025-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