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會很關(guān)注嬰兒的大便,從中獲得寶寶消化和健康狀況的重要信息,但可能很少有成年人關(guān)注自己的糞便,并從中發(fā)現(xiàn)重要的健康(或疾病)線索。姑且不說那些糞便的細微變化,在臨床上,很多人對糞便的明顯改變也未曾留意,以至于耽誤的嚴重疾病的診治。所以,如果對自己健康負責任的話,就必須拋棄“糞便是骯臟的,關(guān)注糞便讓人惡心”之類的傳統(tǒng)觀念,同時要認真對待這位來自腸道的信使——糞便。即使在學術(shù)界,對人體腸內(nèi)菌群的研究也比較落后,原因大概是人們都不喜歡處理別人的糞便吧。
糞便的主要成分包括①水分;②膳食纖維;③細菌;④未吸收的營養(yǎng)素;⑤其他殘渣如雜物等。正常人一天排便1次左右,總量大約為100~300克。不過,糞便總量變動很大,它主要取決于食譜中的膳食纖維含量。飲食中膳食纖維越多,則糞便量越大;膳食纖維越少,則糞便量越小。日本作者光岡知足所著《腸內(nèi)革命》(海南出版社)介紹了一種用香蕉來衡量糞便重量的方法:長約15厘米,像香蕉一樣粗的大便,大約有100克。每天排泄1~2根是常見的,多的人則是3根左右。當然,每個人每天的糞便量并不是固定不變的。
糞便的通常味道是糞臭味。形成期特殊氣味的成分主要有吲哚、硫化氫、糞臭素、胺類、氨、乙酸、丁酸等,其中吲哚、硫化氫和糞臭素的臭味最大,可以說是惡臭難聞。這些臭味成分中的絕大部分都來自食物殘渣中的蛋白質(zhì)。在大腸內(nèi),食物中沒有被小腸消化吸收的蛋白質(zhì),會被腸道菌群中的腐敗菌(耶爾森菌、腸球菌等)分解利用,同時產(chǎn)生出這些臭味物質(zhì)。
糞便太臭的常見原因有:
1.飲食中蛋白質(zhì),尤其是含有較多含硫氨基酸的蛋白質(zhì),如雞蛋、肉類等(大豆蛋白則相反)攝入量過多。攝入量過多導(dǎo)致蛋白質(zhì)吸收率下降,致使較多的蛋白質(zhì)進入大腸被腸道內(nèi)的腐敗菌發(fā)酵,產(chǎn)生惡臭。
2.便秘。糞便在大腸內(nèi)存留時間過長,也使腸道內(nèi)腐敗菌的發(fā)酵作用增強,產(chǎn)生較多臭味成分。
3.老年人衰老。隨著老年期來臨,腸道菌群中雙歧桿菌的勢力日漸式微,腐敗菌等肆意猖獗,同時蛋白質(zhì)(其他營養(yǎng)素也差不多)吸收率下降。腐敗菌發(fā)酵蛋白質(zhì),糞便會發(fā)出比年輕時還臭的氣味。這是機體老化的結(jié)果。
4. 有時候,糞便還會發(fā)出奇怪的、不常見的氣味,比如一種刺鼻的酸味并伴有腹瀉,這常常是腸內(nèi)異常發(fā)酵(消化不良)引起的。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272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624次瀏覽 2023-07-26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3166次瀏覽 2024-11-30
3324次瀏覽 2025-01-11
3229次瀏覽 2025-02-26
3151次瀏覽 2024-10-29
3137次瀏覽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