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粽子的原型是戰(zhàn)國時期人們?yōu)榱思o念投水而亡的大詩人屈原,而把米裝入竹筒投入水中祭祀所用。后來,粽子慢慢被大家用菰葉裹米替代。其實,粽子在漢代時已經(jīng)是平常的普通飲食,到了西晉時期才慢慢成為端午節(jié)的特定食品。
傳統(tǒng)的粽子是用糯米或大黃米做成的,口感粘糯香甜。后來才有了小棗粽子、咸肉粽子、干貝粽子、五谷粽子甚至海鮮粽子的。大家不妨想想看,在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谷類食物一統(tǒng)天下成了所有佳節(jié)的主要食物。不信您就可以看看:春節(jié)的餃子或湯圓、正月十五的元宵、清明時的青團、端午的粽子、八月十五的月餅、重陽節(jié)的年糕、過小年的臘八粥等等等等。呵呵,這些都是用谷類食物或谷類作為主要食材烹制的節(jié)日美食吧?
其實,想想也應該是這樣。中華民族是傳統(tǒng)的農耕民族,從數(shù)千年前的先民時代就已熟知谷類烹調,所以用產量最多的谷物做主食是必然的。黃帝內經(jīng)有言:五谷為養(yǎng),谷類既然是主食,那么就應該每天食用、每頓食用。反思時下的帥哥靚女們,為了窈窕漂亮“節(jié)衣縮食”(縮食可以盡顯苗條身段,而節(jié)衣則可以把自己曼妙的身材盡顯,所以這兩種生活方式好像是時尚男女的必修課。)
主食是含碳水化合物最為豐富的食物,主要含有淀粉,可以提供給大家最基本、最廉價、最清潔的能量。淀粉經(jīng)過分解后成為小分子的葡萄糖,是大腦和神經(jīng)唯一的能量來源。不吃早餐或早餐不吃主食都是不健康的,不利于讓我們的大腦盡快回復工作狀態(tài);而晚餐吃肉過多、不吃主食,久而久之則會嚴重影響消化功能,影響睡眠質量。
0次瀏覽 2025-07-13
0次瀏覽 2025-07-13
322次瀏覽 2024-09-25
182次瀏覽 2025-07-13
1351次瀏覽 2025-07-13
0次瀏覽 2025-07-13
0次瀏覽 2025-07-13
0次瀏覽 2025-07-13
1714次瀏覽 2025-07-13
605次瀏覽 2025-07-13
858次瀏覽 2025-07-13
827次瀏覽 2023-09-06
281次瀏覽 2025-07-13
367次瀏覽 2025-07-13
0次瀏覽 2025-07-13
3508次瀏覽 2025-07-13
0次瀏覽 2025-07-13
206次瀏覽 2025-07-13
0次瀏覽 2025-07-13
2344次瀏覽 2025-07-13
387次瀏覽 2025-07-13
0次瀏覽 2025-07-13
3977次瀏覽 2024-12-15
4057次瀏覽 2025-01-24
4154次瀏覽 2024-11-22
4130次瀏覽 2024-12-13
4051次瀏覽 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