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骨又稱牙槽突,是上下頜和牙根部分的骨槽,于骨頭緊密相連給牙齒提供營養(yǎng)的地方,牙齒受外傷脫落時牙槽骨也會受損,拔牙后牙槽骨也會跟著受損,一般情況牙槽骨修復(fù)也要根據(jù)牙槽骨受損的程度,嚴(yán)重的牙槽骨受損就無法修復(fù)。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牙齒的修復(fù)有很多的方法,但一般都是選擇將牙拔掉,不會考慮拔牙時牙槽骨會不會受損,適不適合拔牙。那么,拔牙后會造成牙槽骨受損嗎?
拔牙是可以造成牙槽骨缺損的,但是這個缺損本質(zhì)上并不嚴(yán)重,因為拔牙時可以導(dǎo)致牙槽骨直接的缺損,另外拔牙以后,由于牙槽骨本身的萎縮,牙槽骨缺損會更嚴(yán)重,即使它只剩下一個牙根,也要保留下來,不管后續(xù)是選用何種治療方式,治療效果都相對較好。
牙槽骨,又稱牙槽突,是上下頜包繞、支持牙根部分的骨槽,與骨頭緊密相連,給牙齒提供營養(yǎng),牙槽骨按其解剖部位可分為固有牙槽骨、密質(zhì)骨、松質(zhì)骨。拔牙后由于牙齒缺損,牙槽骨失去了應(yīng)有的刺激,會造成牙槽骨缺損。一般6-8周牙槽骨開始自行吸收,三個月到半年吸收達到穩(wěn)定,義齒修復(fù)建議安排在三個月到半年以后。多選擇活動牙或固定義齒進行牙齒修復(fù)。
牙槽骨是作為營養(yǎng)、保護牙根,牙槽骨缺損可造成牙齒松動、脫落,外傷可引起牙槽骨缺損,由于牙槽骨受到較大外力,會進一步加速牙齒移位、病變,且牙槽骨為上下頜骨組成的重要部分,其缺失會造成臉型外觀改變、咬合錯亂,牙槽骨按其解剖的部位可分為固有牙槽骨、密質(zhì)骨、松質(zhì)骨。
牙槽骨的缺損或輕或重,部分是可以修補的,有些是部分的修補,有些是不能修補的,不可以修補的牙槽骨是因為,牙周炎是不可逆的破壞,即牙周炎引起的牙槽骨的吸收,已經(jīng)吸收掉的牙槽骨沒有辦法再長,是不可逆的骨的破壞、吸收,在臨床上輕度牙周炎、中度牙周炎和重度牙周炎可能會引起不同的骨缺損類型,如垂直型的骨缺損或者混合型的骨缺損可以采用牙周再生性手術(shù),達到部分的牙周再生,但是對于水平型的骨缺損,目前沒有辦法能夠把垂直高度降低的骨缺失恢復(fù)到原來的高度。
可以修補的牙槽骨是無牙的患者,不是無牙頜或者是一顆或多顆牙的缺失,有的是有利型的骨缺損,可能通過簡單骨增量手術(shù)就可以達到骨增量的目的,能夠進行種植,但是對于不利型的骨缺損或者垂直高度的骨降低、骨量不夠,可能需要進行比較復(fù)雜的骨增量手術(shù),才能夠進行種植的手術(shù)、進行修復(fù)。
比較常見的頜骨囊腫或者腫瘤引起的頜骨大面積骨缺損,需要住院手術(shù),部分手術(shù)方式,如腓骨或髂骨移植、皮瓣的轉(zhuǎn)移,是非常復(fù)雜的手術(shù),可以彌補或者修補骨的缺損,在這個基礎(chǔ)上再進行鑲牙、種植修復(fù)、贗附體的修復(fù)或者活動修復(fù)。不同的疾病會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和手方式。
0次瀏覽 2025-05-13
0次瀏覽 2025-05-13
641次瀏覽 2023-08-15
0次瀏覽 2025-05-13
0次瀏覽 2025-05-13
0次瀏覽 2025-05-13
0次瀏覽 2025-05-13
0次瀏覽 2025-05-13
0次瀏覽 2025-05-13
0次瀏覽 2025-05-13
0次瀏覽 2025-05-13
0次瀏覽 2025-05-13
0次瀏覽 2025-05-13
0次瀏覽 2025-05-13
0次瀏覽 2025-05-13
0次瀏覽 2025-05-13
0次瀏覽 2025-05-13
0次瀏覽 2025-05-13
0次瀏覽 2025-05-13
0次瀏覽 2025-05-13
770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05-13
3080次瀏覽 2024-11-17
3126次瀏覽 2025-02-21
3125次瀏覽 2025-02-24
3191次瀏覽 2025-01-26
3081次瀏覽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