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因為脾腎功能失調了,從而引起的一個慢性腎衰導致的疾病,痛風患者還是很痛苦的,從中醫(yī)辯證方面來說,痛風主要可以從濕熱痹阻、風寒濕痹、痰瘀阻滯、脾腎陽虛、肝腎陰虛5種來進行辯證。
引起痛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過度的肥胖,過度的勞動等,都是引起痛風發(fā)作的主要原因,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身形,減輕體重,不要過度肥胖,還有就是要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的工作,平時心態(tài)要保持穩(wěn)定,不能過度緊張或者易怒等。而就痛風而言,中醫(yī)方面是怎么進行辯證的呢?
1.濕熱痹阻
濕熱痹阻主要的癥狀表現為關節(jié)紅腫熱痛,這種情況病勢較急,局部灼熱,得涼則舒。而且一般伴有發(fā)熱,口渴,心煩,小便短黃。舌質紅,苔黃或膩,脈象滑數或弦數的癥狀。
2.風寒濕痹
癥狀也會表現為關節(jié)疼痛,還會腫,屈伸都不方便,還有可能就是會見到局部的皮下結節(jié)、痛風石。伴有關節(jié)喜溫,肢體重著,麻木不仁,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舌質淡紅等現象。
3.痰瘀阻滯
痰瘀阻滯的癥狀常見為關節(jié)腫痛,反復發(fā)作,時輕時重,局部硬節(jié),或見痛風石。可以看到的是,伴關節(jié)會畸形,也不容易做屈伸,局部皮色會發(fā)暗紅色,體虛乏力,面色青暗。舌質絳紅有瘀點,苔白或黃,脈象沉滑或細澀。
4.脾腎陽虛
脾腎陽虛的癥狀多表現關節(jié)腫痛持續(xù),肢體及面部浮腫。有的時候還會伴有氣短乏力,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納呆嘔惡,腹脹便溏的現象。另外還會有舌質淡胖,苔薄白,脈象沉緩或沉細的現象。
5.肝腎陰虛
肝腎陰虛和上面一樣會關節(jié)疼痛,而且容易反復發(fā)作,是很久都沒有辦法恢復的,有的時候情況比較嚴重,有的時候又還會,時輕時重,可能也會導致關節(jié)變形,看的見結節(jié),而表現也是屈伸不利。
伴有腰膝酸軟,耳鳴口干的現象,如果肌膚麻木不仁,神疲乏力,面色潮紅。舌質干紅等,也都是因為肝腎陰虛引起的痛風現象。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764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259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3087次瀏覽 2025-01-17
3086次瀏覽 2025-01-18
3127次瀏覽 2025-02-08
3076次瀏覽 2024-11-14
3069次瀏覽 202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