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皮膚過敏可通過遠離過敏原、皮膚保濕護理、外用藥物緩解、口服抗組胺藥物等方式處理。皮膚過敏通常由接觸性過敏、食物過敏、環(huán)境刺激、免疫異常等原因引起。
1、遠離過敏原:
明確并避免接觸致敏物質是首要措施。常見過敏原包括花粉、塵螨、動物皮屑等吸入性物質,芒果、海鮮等食物,以及鎳金屬、洗滌劑等接觸性物質。建議記錄過敏發(fā)作前后的環(huán)境與飲食變化,必要時進行過敏原檢測。
2、皮膚保濕護理:
使用無添加劑的醫(yī)用保濕霜修復皮膚屏障。過敏期間宜選擇成分簡單的潤膚產品,每日涂抹3-5次,沐浴水溫控制在37℃以下,避免使用堿性肥皂。棉質衣物可減少摩擦刺激。
3、外用藥物緩解:
在醫(yī)生指導下短期使用弱效糖皮質激素藥膏如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非激素類藥膏如他克莫司軟膏適用于面部等敏感部位。滲出性皮疹可配合硼酸溶液濕敷,用藥期間需監(jiān)測皮膚反應。
4、口服抗組胺藥物:
第二代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糖漿、西替利嗪滴劑可緩解瘙癢和紅腫,適合中重度過敏患兒。服藥期間可能出現(xiàn)嗜睡、口干等副作用,需遵醫(yī)囑調整劑量,避免與柑橘類水果同服。
保持居住環(huán)境清潔通風,定期除螨除塵;飲食上暫禁已知過敏食物,適量補充維生素C和歐米伽3脂肪酸;選擇寬松透氣的純棉衣物,避免抓撓患處。若出現(xiàn)呼吸困難、面部腫脹等嚴重反應需立即就醫(yī)。日常可通過游泳等適度運動增強體質,減少過敏復發(fā)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