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可通過調(diào)整飲食、補充補液鹽、使用益生菌、腹部保暖四種方法緩解。腹瀉通常由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飲食不當、腹部受涼等原因引起。
母乳喂養(yǎng)嬰兒應繼續(xù)哺乳,母親需避免進食生冷油膩食物。已添加輔食的寶寶可食用米湯、蘋果泥等低纖維食物,暫停高糖高脂食品。嚴重腹瀉時需短暫禁食4-6小時,但需保證水分攝入。
口服補液鹽能有效預防脫水,按說明書比例配制后分次喂服。每排便后補充50-100毫升,嘔吐后待15分鐘再少量喂服。出現(xiàn)尿量減少、哭時無淚等脫水癥狀時需立即就醫(yī)。
雙歧桿菌、酪酸梭菌等益生菌可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平衡。選擇兒童專用劑型,避免與抗生素同服。益生菌需冷藏保存,溫水沖服效果佳,連續(xù)使用不超過兩周。
用溫熱毛巾或嬰兒暖臍貼敷于腹部,溫度控制在40℃以下。順時針輕柔按摩肚臍周圍,每次5分鐘。注意避免使用過熱物品直接接觸皮膚,穿著棉質(zhì)護肚衣物。
腹瀉期間需記錄排便次數(shù)和性狀,每次便后用溫水清洗臀部并涂抹護臀霜。保持居室通風但避免對流風直吹,餐具奶瓶每日煮沸消毒。恢復期逐漸增加南瓜粥、胡蘿卜泥等富含果膠的食物,避免過早攝入乳制品。若出現(xiàn)血便、持續(xù)高熱或精神萎靡等癥狀,需立即兒科急診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