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潰瘍的癥狀怎么檢查 四個檢查了解十二指腸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可通過胃鏡檢查、幽門螺桿菌檢測、X線鋇餐檢查、糞便隱血試驗四種方式檢查。十二指腸潰瘍通常由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胃酸分泌過多、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表現(xiàn)為上腹痛、反酸、噯氣、黑便等癥狀。
1、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是診斷十二指腸潰瘍的首選方法,可直接觀察潰瘍部位、大小及周圍黏膜情況,同時可進行組織活檢以排除惡性病變。檢查前需禁食8小時,檢查時醫(yī)生會將帶有攝像頭的細管經(jīng)口腔插入胃部。胃鏡檢查能清晰顯示潰瘍的形態(tài)特征,如圓形或橢圓形凹陷、邊緣整齊、底部潔凈等,還可評估潰瘍的分期及嚴重程度。
2、幽門螺桿菌檢測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病因,檢測方法包括尿素呼氣試驗、糞便抗原檢測、血清抗體檢測等。尿素呼氣試驗通過服用含碳13或碳14標記的尿素后檢測呼出氣體中的標記二氧化碳,準確率較高。糞便抗原檢測操作簡便,適合兒童及不宜進行呼氣試驗者。血清抗體檢測可反映既往感染情況,但無法區(qū)分現(xiàn)癥感染。
3、X線鋇餐檢查
X線鋇餐檢查通過口服硫酸鋇造影劑后拍攝X光片,可顯示十二指腸潰瘍的間接征象如龕影、十二指腸球部變形、激惹現(xiàn)象等。該方法適用于無法耐受胃鏡檢查或存在胃鏡檢查禁忌證的患者,但靈敏度低于胃鏡檢查,對小潰瘍或淺表潰瘍可能漏診。檢查前需空腹,檢查后需多飲水促進鋇劑排出。
4、糞便隱血試驗
糞便隱血試驗通過檢測糞便中微量血液判斷消化道出血情況,可作為十二指腸潰瘍的輔助檢查。陽性結(jié)果可能提示潰瘍活動性出血,但需排除其他原因如痔瘡、結(jié)腸息肉等導致的出血。檢查前3天需禁食動物血制品、紅肉及某些蔬菜水果,避免假陽性結(jié)果。持續(xù)陽性需進一步行胃鏡或腸鏡檢查明確出血原因。
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過酸過甜食物,戒煙限酒,規(guī)律進食,保持情緒穩(wěn)定。治療期間遵醫(yī)囑按時服藥,定期復查胃鏡評估,出現(xiàn)嘔血、黑便、劇烈腹痛等癥狀需立即就醫(yī)。幽門螺桿菌陽性者需規(guī)范完成治療,避免擅自停藥導致細菌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