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出現肝衰竭時,可能對于乙肝患者來說是致命打擊,既擔心又害怕。那么,應該積極配合醫(yī)生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通常乙肝患者可能出現消化道異常、出血傾向、腹水、黃疸、甚至肝昏迷等癥狀,需要警惕肝衰竭的發(fā)生。
患者早期階段常表現出身體異常乏力、食欲不振、厭食、惡心嘔吐、腹脹等消化道異常癥狀,部分患者伴隨體重日見消瘦、嘔血、便血等。要注意飲食指導,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多吃新鮮易消化的食物,若有出血時要禁食,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病毒藥物及其他治療。
乙肝出現腹水是肝衰竭常見的表現形式,主要是因門靜脈高壓、血漿白蛋白降低等因素引起,一般預后較差。患者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臥床休息,低鹽飲食,并服用利尿藥物,如呋塞米等。若腹水量較大時,可行腹腔穿刺。
一般在早期表現為尿色較深,之后出現皮膚、黏膜及鞏膜的黃染。在進行抗病毒及保肝治療的基礎上,口服熊脫氧膽酸及茵梔黃口服液退黃治療。
患者晚期階段肝功能出現明顯衰竭,會表現出嚴重的出血傾向,還可能出現嚴重感染肝性腦病等并發(fā)癥。肝性腦病即肝昏迷,但在疾病早期主要表現為行為和性格改變,不能正確回答詢問,可發(fā)展為興奮或嗜睡,出現撲擊樣震顫,腦電圖異常,最后昏迷。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核苷(酸)類似物且定期復查。
乙肝患者肝衰竭的危害性較大,另外,還可能會并發(fā)肝腎綜合征,自發(fā)性的腹膜炎等,引起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有研究表明肝衰竭的病死率較高,可達到70%左右,尤其是急性或爆發(fā)性肝衰竭,病死率更高,需要我們引起重視。
針對乙肝導致的肝衰竭,首先應及時控制病毒復制,結合患者病情給予核苷類藥物進行抗病毒治療,如恩替卡韋等,聯合應用保肝、退黃的藥物進行治療,如復方甘草酸苷、多烯磷脂酰膽堿、腺苷蛋氨酸等,來減少肝細胞壞死,給予營養(yǎng)支持治療,針對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等。給予乳果糖、丙氨酰谷氨酰氨維持患者腸道屏障功能,促進毒性物質排出。病情嚴重者必要時采取人工肝替代部分衰竭的肝臟,條件允許可進行肝移植。
另外,乙肝患者出現肝衰竭,治療期間患者應多臥床休息,減少體力消耗,病情穩(wěn)定后可以適當運動,補充水分,促進身體代謝。對于乙肝患者肝衰竭的預防考慮需從病因出發(fā),首先做到積極預防乙肝,按規(guī)定接種乙肝疫苗,避免服用肝損藥物,最好定期體檢等,做到早發(fā)現疾病早治療。
0次瀏覽 2025-04-28
0次瀏覽 2025-04-28
0次瀏覽 2025-04-28
0次瀏覽 2025-04-28
0次瀏覽 2025-04-28
0次瀏覽 2025-04-28
0次瀏覽 2025-04-28
0次瀏覽 2025-04-28
0次瀏覽 2025-04-28
0次瀏覽 2025-04-28
0次瀏覽 2025-04-28
613次瀏覽 2023-08-28
0次瀏覽 2025-04-28
0次瀏覽 2025-04-28
308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4-28
0次瀏覽 2025-04-28
0次瀏覽 2025-04-28
0次瀏覽 2025-04-28
0次瀏覽 2025-04-28
0次瀏覽 2025-04-28
0次瀏覽 2025-04-28
3379次瀏覽 2025-01-14
2911次瀏覽 2024-12-04
2958次瀏覽 2024-11-18
2961次瀏覽 2025-02-17
2826次瀏覽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