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步入了秋季,隨著天氣的轉(zhuǎn)涼,人們對氣溫的變化也越來越敏感,白天可能還穿著短袖,到了傍晚就冷的要換長袖了,季節(jié)的變化帶動著溫度的變化,咳嗽也會隨之而來,你了解咳嗽嗎?我們來看一下咳嗽的簡介吧。
咳嗽是一種呼吸道常見的突發(fā)性癥狀,咳嗽由氣管、支氣管粘膜或胸膜受炎癥、異物、物理或化學性刺激引起,咳嗽時先是聲門關(guān)閉,呼吸肌收縮,肺內(nèi)壓升高,然后聲門張開,肺內(nèi)空氣噴射而出。通常伴隨著聲音。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異物和分泌物的保護性作用。咳嗽病因很多,必須及時查明,方能根治。如果咳嗽不停,由急性轉(zhuǎn)為慢性,常常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痛苦,如胸悶、咽癢、喘氣等。 咳嗽伴隨聚集液體咳出稱為咳痰。
癥狀體征
咳嗽可能是兒童的唯一癥狀,主要為長期頑固性干咳,常常在吸入刺激性氣味、冷空氣、接觸變應(yīng)原、運動或上呼吸道感染后誘發(fā),部分患兒沒有任何誘因。多在夜間或凌晨加劇。有的患兒發(fā)作有一定的季節(jié)性,以春秋為多。患兒就診時多已經(jīng)采用止咳化痰藥和抗生素治療過一段時間,幾乎沒有療效,而應(yīng)用糖皮質(zhì)激素、抗過敏藥物、β2受體激動劑和茶堿類則可緩解。
治療方法
咳嗽由各種病毒、細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如果感染局限在環(huán)狀軟骨以上(咽部以上),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感染發(fā)展至環(huán)狀軟骨以下(咽部以下),就是下呼吸道感染,就是氣管,支氣管,毛細支氣管,肺泡,肺間質(zhì)感染,如果用大樹做形象比喻,把大樹倒過來,樹根以上是上呼吸道,樹根以下是下呼吸道。樹干是氣管,樹枝是支氣管,樹葉梗是毛細支氣管,樹葉是肺泡,樹葉間隙就是肺間質(zhì)了。
整個呼吸道都可遭受各種外來因素侵襲而發(fā)生病理變化,這些外來因素,并不單純是病毒,細菌,還可以是各種微生物,也可以是各種理化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或者是由于病毒,細菌和各種因素導致呼吸道黏膜發(fā)生的病變,不能隨著病毒,細菌和各種微生物的消亡而改善,導致呼吸道黏膜自身功能的損傷,就形成了經(jīng)久不愈的咳嗽。因此,這就是即使使用很高級的抗菌素也難以治療咳嗽的癥結(jié),必須改善呼吸道黏膜本身的功能。才能根治咳嗽。
中醫(yī)解釋
咳嗽分外感、內(nèi)傷兩大類:
外感多由風、寒、燥、熱等邪侵入肺部所致,痰多稀薄、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者,屬風寒,治療宜疏風、散熱、宣肺;燥邪犯肺,則干咳無痰、鼻燥、咽干、苔薄黃,治療宜清肺潤燥為主。
內(nèi)傷多由痰濕、肝火及肺虛所致,痰濕兼痰多白粘、胸悶、苔膩、脈滑、治療宜健脾、燥濕、化痰;肝火犯肺可見氣逆作咳、面紅、脅痛、脈弦數(shù),治療宜清肺、平肝、降火、肺虛如咳嗽少痰、或痰粘不易咯出、消瘦、內(nèi)熱、升火為陰虛,治療宜滋陰、清火、潤肺,如咳嗽無力、氣短神倦、言語音低等為氣虛,治療宜益氣、培脾、補肺為主。
有關(guān)于咳嗽的詞很廣,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非常大的人群,每個人都會得咳嗽,我們就暫且了解這么多吧。
0次瀏覽 2025-05-16
645次瀏覽 2023-08-15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73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3396次瀏覽 2024-12-27
3186次瀏覽 2024-11-11
3217次瀏覽 2024-11-10
3248次瀏覽 2025-02-21
3201次瀏覽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