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能確診嗎?這是很多患者想了解的問題,因為這個疾病的出現(xiàn)會給生活帶來非常大的不便,不及時治療還會導致生命的危險,但是要怎么樣才能確診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這個問題吧!
常見于發(fā)熱性疾病,多見于發(fā)病早期,尿蛋白隨發(fā)熱減退而消失,只持續(xù)幾天,尿中除蛋白外,還可見少許白細胞及上皮細胞。
蛋白尿確診方法:
1、急性腎小球腎炎:鏈球菌感染后,出現(xiàn)水腫、高血壓、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
2、慢性腎小球腎炎:水腫從下肢開始,從下向上蔓延,病程長,易復發(fā),晚期常常有腎功能損害,以高血壓型出現(xiàn)最早。
3、腎盂腎炎:全身感染中毒癥狀,腰痛、膀胱刺激癥狀,實驗室檢查為膿尿菌尿是其特點。
4、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脫發(fā),面部蝶形紅斑,口腔潰瘍,游走性關(guān)節(jié)炎,光過敏,雷諾現(xiàn)象,多臟器 損害尤以心、腎最多見,其中腎受損占第一位。其蛋白尿一般較多,部分患者以腎病綜合征形式出現(xiàn)。
5、多發(fā)性骨髓瘤:老年男性好發(fā),貧血重且與腎臟受損不相稱。病情進展快,易損害腎功能,骨質(zhì)破壞,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其尿蛋白是溢出性蛋白尿。
6、其他:劇烈運動出現(xiàn)微量蛋白尿,發(fā)熱出現(xiàn)蛋白尿,心力衰竭腎淤血引起蛋白尿,藥物中毒引起蛋白尿,因有明確的病史和相應的體格檢查,一般診斷不困難。
腎炎病人出現(xiàn)大量蛋白尿,一般可以通過飲食來補充,認為腎炎病人不能吃含蛋白質(zhì)的食物的觀點是錯誤的,片面的,即使對慢性腎炎發(fā)展到晚期——尿毒癥期的病人,也主張給吃高質(zhì)量的低蛋白飲食。
每天蛋白質(zhì)的攝入量應控制在0。6~0。8克/公斤體重。尿毒癥病人,在透析治療期間,尤其是進行腹膜透析時,每日進食蛋白質(zhì)的量應增加,約1。2~1。5克/公斤體重。腎病綜合征患者,尿中丟失大量蛋白質(zhì),如腎功能正常者,主張進食高蛋白質(zhì)飲食,以糾正低蛋白血癥,減輕水腫及改善或增強機體抵抗力。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62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764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0次瀏覽 2025-05-04
3042次瀏覽 2025-01-28
3073次瀏覽 2024-11-13
3040次瀏覽 2024-12-19
2984次瀏覽 2025-01-29
3048次瀏覽 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