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通常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呈陽性,且正處于發(fā)病期的患者。乙肝患者可以生育,但乙肝對生育具有一定的影響。通常由于懷孕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如果乙肝患者處于肝炎活動期,肝臟功能嚴重受損者通常不建議懷孕,若處于懷孕早期可根據(jù)自身情況終止妊娠;如果乙肝患者病情穩(wěn)定或只是乙肝攜帶者則對于懷孕生育的影響不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乙肝屬于傳染性疾病,主要是通過母嬰、血液、性等途徑進行傳播,因此可能會通過母嬰傳播給嬰兒,需要遵醫(yī)囑在產(chǎn)前產(chǎn)后全程進行母嬰傳播干預阻斷。另外,孕期合并乙肝可能會加重妊娠反應,引發(fā)妊娠高血壓、感染、出血等風險增加。
如果男性患有乙肝,部分患者的精子可檢測出乙肝病毒DNA,隨著精子進入卵細胞,當受精卵在形成胚胎過程中,乙肝病毒也會不斷增殖,使子代成為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攜帶者,該傳播方式稱為父嬰垂直傳播,此類傳播方式的機率相對較小。而父嬰垂直傳播發(fā)生在生殖細胞階段,因此,阻斷乙肝父嬰垂直傳播最有效的方法是孕前干預。
1、新婚夫婦在婚前要進行乙肝檢查,無論男女任何一方患有乙肝,需要先積極配合治療,保持肝功能正常,病毒復制維持在較低的復制量。
2、父親和(或)母親為乙肝病毒攜帶者其所生新生兒除按規(guī)定注射乙肝疫苗外,還需要在出生后6小時內以及1個月分別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聯(lián)合免疫能更好的保護新生兒感染。
乙肝患者在生育過程中應結合自身情況,遵醫(yī)囑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母嬰阻斷,具體措施如下:
實施產(chǎn)前產(chǎn)后主被動聯(lián)合免疫進行全程干預,能使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的阻斷率增至90%以上,孕婦產(chǎn)前即孕期28周起,遵醫(yī)囑肌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新生兒出生后的16小時內肌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個月內再肌內注射1次,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重組酵母乙肝疫苗,此后2月齡及7月齡重復接種共3次。
對于乙肝孕婦不提倡母乳喂養(yǎng),或者謹慎哺乳,不建議直接用嘴喂食或親吻,因為乳汁及唾液中可能含有乙肝病毒顆粒,對嬰兒有一定的傳染性;對高危嬰兒的喂奶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采用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
另外,乙肝孕婦還需要注意,整個孕期需要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B超及相關指標,若乙肝發(fā)作,提示谷丙轉氨酶升高,建議及時選擇就醫(yī)遵醫(yī)囑治療或住院治療;加強孕期保健,包括自身保健和定期產(chǎn)前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有無胎兒異常和產(chǎn)前異常;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情;注意合理飲食,忌吸煙、飲酒、濃茶、咖啡;避免用損肝藥物。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61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57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2824次瀏覽 2024-11-12
2730次瀏覽 2025-02-06
2878次瀏覽 2025-02-21
2853次瀏覽 2025-01-30
2895次瀏覽 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