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睪丸癌的發(fā)病率并不高,而且又是男性專屬的癌癥,所以,很多人覺得很陌生,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根本沒有聽說過。由于睪丸癌的發(fā)病人群比較傾向于青壯年,所以,它的危害性是很大的。隨后,我們來全面認識一下睪丸癌這種疾病。
睪丸癌好發(fā)于15-35歲的男性。世界各地的發(fā)病率差異很大,較高者可見于許多歐洲國家,而包括中國在內的遠東地區(qū)較低。發(fā)病率為每年6人/10萬男性,但發(fā)病率有逐年升高趨勢。隱睪和病毒感染是發(fā)生睪丸癌的危險因素。
睪丸癌目前是臨床上治愈率最高的惡性實體腫瘤,即使已發(fā)生轉移的睪丸癌患者,通過手術和聯(lián)合放療及化療,也有很高的臨床治愈機會。因此,需要特別強調,對于睪丸腫癌治療目標就是要達到治愈,而不是緩解或延長生存時間。
睪丸癌發(fā)生于睪丸組織,病理來源復雜,臨床上相對罕見,在所有男性惡性腫瘤中占百分之一左右。發(fā)病人群主要為生育高峰期的年輕男性,因此對社會的影響比較大。但睪丸癌治愈率很高,生存率可達百分之九十五甚至更高。所以在腫瘤學領域,睪丸癌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惡性腫瘤。
睪丸腫瘤是泌尿外科中常見的腫瘤之一。它幾乎都是惡性的,發(fā)病年齡有3個高峰:嬰兒期以卵黃囊瘤(嬰兒型胚胎性瘤)為多;20~40歲間可見各類型睪丸腫瘤,但仍以精原細胞瘤為多,70歲以后主要為精原細胞瘤。其病因尚不明了,目前認為其發(fā)病與遺傳和后天因素均有關系。其中與隱睪關系最密切,隱睪發(fā)生腫瘤的機會比正常人大10~14倍,腹腔內隱睪比腹股溝更高,而睪丸固定術并不降低惡性變的發(fā)病率,但可使腫瘤更易被發(fā)現(xiàn)。
作為年輕男性高發(fā)的癌癥之一,睪丸癌的發(fā)病原因并不為人們所知曉,據(jù)統(tǒng)計顯示,男性睪丸癌的發(fā)病率是十萬分之七,且逐年增加,原因通常是惡性腫瘤轉移造成。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272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603次瀏覽 2023-08-23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0次瀏覽 2025-05-16
3167次瀏覽 2024-12-29
3279次瀏覽 2024-12-16
3235次瀏覽 2025-01-10
3202次瀏覽 2025-01-31
3063次瀏覽 202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