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骨肉瘤需要做掃描成像、血管造影、CT檢查、核磁共振、病理學(xué)檢查等化驗檢查。具體內(nèi)容如下:
1.掃描成像:掃描成像主要是進行放射性同位素骨掃描成像。全身核素骨掃描可以明確骨肉瘤的原發(fā)部位以及骨與骨骼外轉(zhuǎn)移的部位,方法簡便,定位明確,臨床診斷時應(yīng)用較多。
2.血管造影:可以提供骨肉瘤的邊界以及骨肉瘤周圍血管的受壓和腫瘤組織的供血情況。為術(shù)前行介入血管栓塞治療提供依據(jù)。
3.CT檢查:通過三維重建影像,可以確定骨肉瘤髓內(nèi)及軟組織侵犯的范圍。CT還有助于明確骨肉瘤的“跳躍性轉(zhuǎn)移”的診斷。質(zhì)量好的CT圖像有助于醫(yī)生術(shù)前設(shè)計治療方案,尤其在保肢術(shù)方案的設(shè)計中更為有用。
4.核磁共振(MRI):與CT檢查互為補充,核磁共振對骨肉瘤在髓內(nèi)及周圍軟組織中的侵犯范圍的圖像更清晰。
5.病理學(xué)檢查:對骨肉瘤的分型和臨床診斷有重要意義。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73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86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3295次瀏覽 2024-11-09
3317次瀏覽 2025-02-22
3816次瀏覽 2024-11-08
3369次瀏覽 2024-12-31
3177次瀏覽 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