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痔瘡,我給大家提一個小方法。各位聽說過“提肛”這個詞嗎?提肛動作對肛門的保健非常好,中醫(yī)叫做撮提谷道。提肛運動是指有規(guī)律地往上提收肛門,然后放松,一提一松就是提肛運動。站、坐、行均可進行,每次做提肛運動50次左右,持續(xù)5-10分鐘即可。提肛運動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預防痔瘡等肛周疾病。
當然,痔瘡是不會消失的,但它可以穩(wěn)定住不發(fā)展,甚至可以縮小一些。相反,有些人只相信西醫(yī),不相信中醫(yī),到醫(yī)院做手術,做完后第二年又犯了,還得再做。倒不如按著中醫(yī)的方法,多做提肛動作,也是非常有效的。
其實,撮提谷道不僅可以緩解痔瘡,對養(yǎng)生保健乃至長壽都是有所幫助的,清代皇室醫(yī)籍披露,乾隆皇帝能活到89歲高齡,成為我國歷代皇帝中的最高壽者,還與他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撮谷道”關系甚大。何謂“谷道”?“谷道”即肛門,古人將肛門稱之為“五谷殘渣之泄道”,而“撮”就是做肛門收縮上提之法?!按楣鹊馈蹦耸且环N很獨到的養(yǎng)生之術,俗稱提肛。
具體操作是:以鼻吸氣,緩慢勻和,稍稍用力收縮小腹,以意提起肛門及會陰,稍停,放松,緩緩呼氣,放松肛門,一吸一呼為一息。每日堅持做2~3次,每次堅持5~10分鐘。
此法適合各個年齡層的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對于中老年人?;嫉闹摊彙⒏亓?、脫肛、便秘等癥有良好的預防作用。
肛門處于人體經(jīng)絡的督脈處,督脈為“陽脈之海”,具有調(diào)節(jié)全身諸陽經(jīng)氣的作用。經(jīng)常撮谷道可以使中氣升提,臟腑強壯,并可調(diào)節(jié)氣血陰陽,從而達到養(yǎng)生健體的作用。
現(xiàn)代醫(yī)學也認為,提肛運動可以增強肛門括約肌功能,加速靜脈血回流,降低靜脈壓,增強肛門部位抵抗疾病的能力,促使肛腸疾灶如痔瘡、肛瘺消失,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此外,提肛運動還可以調(diào)節(jié)腸胃功能,使腸道傳輸正常,對于便秘和腹瀉的患者有調(diào)整作用。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356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155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7-11
0次瀏覽 2025-07-11
4175次瀏覽 2025-02-10
4166次瀏覽 2024-12-05
4045次瀏覽 2024-11-09
3928次瀏覽 2025-02-14
4146次瀏覽 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