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國被批準(zhǔn)用于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酸)類藥物有5種,分別是拉米夫定、阿德福韋、恩替卡韋、替比夫定和替諾福韋。
在這5種抗乙肝核苷(酸)類藥物中,拉米夫定的耐藥發(fā)生率最高,4年的耐藥發(fā)生率高達(dá)67%,5年以后70%以上的患者都發(fā)生了耐藥。其次是替比夫定,替比夫定治療2年的耐藥發(fā)生率與拉米夫定治療1年的耐藥率相差無幾,3年后其耐藥率緊緊追上拉米夫定。
阿德福韋的耐藥率算中等,在臨床試驗(yàn)中5年的耐藥率大約29%。但一些國產(chǎn)仿制品耐藥率可能高于原研產(chǎn)品。恩替卡韋的耐藥率很低,被醫(yī)生稱為 高耐藥屏障的藥物 。對于核苷(酸)類藥物初治的患者,3年的耐藥發(fā)生率僅1.7%。
但是,恩替卡韋與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有交叉耐藥性,如果曾經(jīng)用過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治療,效果不好或者發(fā)生耐藥后,再用恩替卡韋則也容易發(fā)生耐藥,即使每天服用加倍的劑量(每日2片,1mg),4年的耐藥率也可達(dá)到43%。因此,對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耐藥的患者不建議換用恩替卡韋治療。
替諾福韋的耐藥率最低,在國外的臨床試驗(yàn)中,5年未檢測出耐藥的患者。因此與恩替卡韋一樣,被稱為高耐藥屏障的藥物。但對阿德福韋耐藥的患者,可能會影響替諾福韋的療效。我國的乙肝患者既往用阿德福韋治療者較多,對替諾福韋長期治療的耐藥率尚不十分清楚。
核苷(酸)類藥物治療的耐藥除了藥物本身因素外,還常常與患者治療的依從性相關(guān)。每天堅(jiān)持服藥的患者耐藥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經(jīng)常漏服藥物的患者。今天我看到一位病人,一直服用恩替卡韋治療。但是她最近因?yàn)榉帟r間長了,對治療開始放松,常常漏服,結(jié)果今天檢查的HBV DNA出現(xiàn)反彈。口服的核苷(酸)類藥物比干擾素安全,而且療效顯著,但最好選擇耐藥率低的藥物,需要堅(jiān)持服用,定期檢測,不能放松。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603次瀏覽 2023-08-23
272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3249次瀏覽 2025-02-19
3347次瀏覽 2024-11-07
3230次瀏覽 2024-11-12
3206次瀏覽 2025-02-13
3244次瀏覽 202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