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正常值范圍為31-43秒,一旦低于或高于這一范圍,就說明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功能存在有異常。而如果時間延長,一般說明患有血友病、肝臟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若時間縮短,則可能與血栓性疾病、高血壓和腎病有關(guān)系。
患者在接受外科手術(shù)或者做其它治療時,往往需要針對于自身凝血功能進行檢測。此時就會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作出測定,而許多患者對此并不了解,根本不清楚是什么意思。那么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是什么呢?
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主要可以反應(yīng)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功能是否正常,屬于臨床方面常用的一個篩選性試驗,可以幫助監(jiān)測普通肝素,并用于診斷紅斑狼瘡抗凝物質(zhì)。其正常值范圍為31-43秒,一旦低于或高于范圍的臨界值,就說明存在有異常情況。
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的原因
1.血友病
如果出現(xiàn)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明顯延長的情況,就提示有血友病的發(fā)生。此時多個血漿因子含量水平都會發(fā)生變化,有大大下降的趨勢。
2.肝臟疾病
當(dāng)肝臟功能發(fā)生異常,特別是凝血酶原和纖維蛋白原缺乏時,就會引起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有所延長。此時要著重檢查是否患有慢性肝炎、阻塞性黃疸以及肝硬化等疾病,嚴(yán)重情況下要考慮肝癌的發(fā)生。
3.免疫性疾病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變長可能是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及類似免疫性疾病所致,建議進一步對免疫系統(tǒng)進行檢查,以便能夠準(zhǔn)確確診。
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縮短的原因
1.血栓性疾病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變短常見于一些血栓性疾病患者當(dāng)中。特別是患有心肌梗塞、腦血栓以及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等疾病的人群,出現(xiàn)這一反應(yīng)的可能性非常大。另外,若糖尿病伴隨有血管病變或深靜脈血栓形成,也會發(fā)生類似情況。
2.其它
不管是高血壓或者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均可影響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而腎病綜合征也是常見誘因之一。
0次瀏覽 2025-05-03
0次瀏覽 2025-05-03
0次瀏覽 2025-05-03
259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5-03
0次瀏覽 2025-05-03
0次瀏覽 2025-05-03
0次瀏覽 2025-05-03
62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5-03
0次瀏覽 2025-05-03
0次瀏覽 2025-05-03
0次瀏覽 2025-05-03
0次瀏覽 2025-05-03
0次瀏覽 2025-05-03
0次瀏覽 2025-05-03
0次瀏覽 2025-05-03
0次瀏覽 2025-05-03
0次瀏覽 2025-05-03
0次瀏覽 2025-05-03
0次瀏覽 2025-05-03
0次瀏覽 2025-05-03
2972次瀏覽 2025-01-07
2935次瀏覽 2025-02-15
3063次瀏覽 2024-11-19
3064次瀏覽 2025-01-19
3048次瀏覽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