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雖然不能夠治愈,但是如果我們通過積極的預防控制導致缺血性心肌病的相關的高危因素,比如說像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不及時治療還會引起一些并發(fā)癥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并發(fā)癥。
缺血性心肌病屬于冠心病的一種特殊的類型,或者說是一種晚期階段,是指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長期心肌缺血,導致心肌彌漫性纖維化。患者臨床癥狀相對較重,病情較難緩解,屬于心血管疾病當中較為危重的疾病之一。那么缺血性心肌病的并發(fā)癥有哪些?
1.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分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主要表現為疲倦乏力,呼吸困難,初起為勞力性呼吸困難,終而演變?yōu)樾菹r呼吸困難,只能端坐呼吸。陣發(fā)性呼吸困難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現,多于熟睡之中發(fā)作,有胸悶、氣急、咳嗽、哮鳴,特別嚴重的可演變?yōu)榧毙?a href="http://m.z3x9u9.com/k/rkephpkmxgk20x2.html" target="_blank">肺水腫而表現劇烈的氣喘、端坐呼吸、極度焦慮和咳吐含泡沫的粘液痰、紫紺等肺部郁血癥狀。
2.心律失常
正常的心律頻率為60-100次/分鐘(成人),比較規(guī)則。在心臟搏動之前,先有沖動的產生與傳導,心臟內的激動起源或者激動傳導不正常,引起整個或部分心臟的活動變得過快、過慢或不規(guī)則,或者各部分的激動順序發(fā)生紊亂,引起心臟跳動的速率或節(jié)律發(fā)生改變,就叫心律失常。
3.休克
休克是指由于心排量不足或周圍血流分布異常引起周圍組織的灌注量不足,不能維持生命需要的一種狀態(tài),通常都有低血壓和少尿,癥狀和體征可由于休克本身或所屬疾病引起。神志可能尚保持清醒,但淡漠,意識模糊,瞌睡常見。
4.手和足發(fā)冷,潮濕,皮膚常發(fā)紺和蒼白
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在極端嚴重的病例,可出現大面積的網狀青斑。除有心臟阻滯或出現終末心動過緩外,脈搏通常細速。有時,只有股或頸動脈可捫及搏動。可有呼吸增快和換氣過度,當大腦灌注不足呼吸中樞衰竭時可出現呼吸暫停,后者可能為終末表現。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248次瀏覽 2024-09-25
751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2749次瀏覽 2024-11-03
2725次瀏覽 2025-02-01
2850次瀏覽 2025-02-10
2937次瀏覽 2024-11-09
2802次瀏覽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