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鉀外滲時首先要停止輸液,用連接注射器輸液針頭吸取一下一些藥液,隨后可對于局部癥狀進行濕敷處理。如果患者合并有低白蛋白血癥,要對并發(fā)癥進行對癥治療。而在治療期間要注意加強局部區(qū)域護理工作。
在輸液過程中,由于醫(yī)生或護士操作不當很容易出現(xiàn)藥物外滲,尤其是氯化鉀外滲更為常見,氯化鉀外滲會導致局部組織出現(xiàn)腫脹、缺血、壞死等并發(fā)癥,一旦發(fā)生要及時采取措施處理。那么,氯化鉀外滲應怎么處理?
出現(xiàn)氯化鉀外滲時,首先應停止輸液,同時將輸液同側(cè)肢體抬高制動,之后再用5毫升左右的注射器連接輸液針頭,抽吸輸液針頭以及吸管內(nèi)還會進入皮下的一些藥液。
進行濕敷也非常有必要,醫(yī)生可用50%左右的硫酸鎂濕敷于滲透受影響區(qū)域,以免局部出現(xiàn)靜脈反應或疼痛等其他癥狀。濕敷時要注意2~3個小時更換一次。也可以用新鮮的土豆切成薄片涂在受影響區(qū)域。
如果氯化鉀外滲引起的癥狀較為明顯,患者出現(xiàn)低白蛋白血癥,則需要聽取醫(yī)生建議,及時靜脈點滴白蛋白進行支持對癥治療,防止局部出現(xiàn)水腫以及化膿性感染等其他癥狀。
此外,也要注意加強局部區(qū)域的護理工作,不可用力摩擦或者是觸碰到局部皮膚,以免影響到治療效果。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590次瀏覽 2024-01-05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0次瀏覽 2025-05-21
272次瀏覽 2024-09-25
3219次瀏覽 2024-11-08
3292次瀏覽 2024-12-02
3600次瀏覽 2024-11-27
3346次瀏覽 2025-01-21
3299次瀏覽 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