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初期流鼻涕可通過多飲水、熱敷鼻部、鹽水洗鼻、服用抗組胺藥物、使用減充血劑等方式緩解。流鼻涕通常由病毒感染、鼻黏膜炎癥、過敏反應、冷空氣刺激、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多飲水:
每日保持2000毫升以上溫水攝入可稀釋鼻腔分泌物,促進病毒排出。建議選擇溫開水、檸檬水或淡蜂蜜水,避免含糖飲料刺激咽喉。適當增加飲水量還能緩解咽干癥狀,改善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
2、熱敷鼻部:
用40℃左右濕熱毛巾敷于鼻梁處10分鐘,每日3-4次。溫熱蒸汽能擴張鼻部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鼻塞流涕。可配合按壓迎香穴(鼻翼兩側凹陷處)增強效果,但需注意避免燙傷皮膚。
3、鹽水洗鼻:
使用0.9%生理鹽水沖洗鼻腔,每日2-3次。鹽水能清除鼻腔內(nèi)病毒和炎性介質,減輕黏膜水腫。可采用洗鼻器或噴霧裝置,沖洗時保持頭部前傾30度,避免嗆咳。此方法對過敏性鼻炎合并感冒者效果顯著。
4、抗組胺藥物: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組胺藥可抑制組胺釋放,緩解清水樣鼻涕。適用于過敏體質或合并過敏性鼻炎患者,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服藥期間可能出現(xiàn)口干、嗜睡等不良反應,應避免駕駛或高空作業(yè)。
5、減充血劑:
偽麻黃堿、羥甲唑啉等藥物能收縮鼻黏膜血管,快速緩解鼻塞流涕。連續(xù)使用不超過7天,長期應用可能引起反跳性鼻充血。高血壓、青光眼患者禁用,使用前應咨詢醫(yī)師。
感冒初期需保持每日7-8小時睡眠,臥室濕度維持在50%-60%。飲食選擇白蘿卜燉梨、蔥白粥等溫熱食物,避免生冷辛辣。適當進行八段錦、太極拳等舒緩運動,但避免劇烈活動耗損正氣。若出現(xiàn)黃膿鼻涕伴頭痛發(fā)熱超過3天,或出現(xiàn)耳痛、面部脹痛等鼻竇炎癥狀時,應及時耳鼻喉科就診。日常可按摩風池穴、大椎穴預防感冒,寒冷季節(jié)外出建議佩戴保暖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