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生理性腹瀉的原因和處理方法

博禾醫(yī)生
嬰兒生理性腹瀉是消化系統發(fā)育不成熟導致的常見現象,通常無需特殊治療,可通過調整喂養(yǎng)方式緩解。主要原因包括腸道菌群未建立、乳糖酶不足、喂養(yǎng)不當,處理方法需從母乳調整、配方奶選擇、腹部護理三方面入手。
1. 腸道功能未完善
新生兒腸道黏膜屏障薄弱,腸道菌群處于建立初期,容易因外界刺激出現腹瀉。母乳喂養(yǎng)兒可能因母親飲食中高脂肪或刺激性食物引發(fā)腹瀉,建議母親減少油膩食物及海鮮攝入。配方奶喂養(yǎng)需檢查奶粉沖泡比例,避免過濃或過稀。
2. 乳糖消化障礙
部分嬰兒體內乳糖酶分泌不足,無法完全分解母乳或奶粉中的乳糖,導致滲透性腹瀉。可嘗試添加乳糖酶滴劑,或改用低乳糖配方奶粉。觀察排便情況,若每日超過10次水樣便且伴隨哭鬧,需檢測尿半乳糖含量。
3. 喂養(yǎng)方式不當
過度喂養(yǎng)會加重腸道負擔,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且含奶瓣。母乳喂養(yǎng)應按需哺乳,單次喂養(yǎng)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人工喂養(yǎng)需嚴格按體重計算奶量,每公斤體重每日120-150ml為宜。喂奶后豎抱拍嗝20分鐘,避免吞入過多空氣。
4. 日常護理要點
保持腹部溫暖,可用掌心順時針按摩臍周3-5分鐘促進腸蠕動。每次便后清洗臀部并涂抹護臀霜,預防尿布疹。記錄每日排便次數、性狀,若出現血便、發(fā)熱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醫(yī)。
嬰兒生理性腹瀉多發(fā)生在出生后2-3個月,隨著消化酶分泌增加和腸道功能成熟會自然緩解。期間注意維持水分攝入,觀察前囟門是否凹陷、皮膚彈性等脫水指征。持續(xù)兩周以上或體重增長緩慢時,需排除牛奶蛋白過敏等病理性因素,必要時進行過敏原檢測和糞便還原糖試驗。
嬰兒臉上長白色的小點點是怎么了
嬰兒過敏性濕疹的中醫(yī)治療
新生嬰兒睡覺老是哼唧使勁是怎么回事
嬰兒不哭鬧很安靜怎么回事
嬰兒可以同時地呼吸和吞咽嗎?
嬰兒拇指內扣就一定有問題嗎
嬰兒晚上睡覺總是翻來覆去睡不安穩(wěn)
嬰兒肺炎的早期癥狀及表現
嬰兒轉氨酶白蛋白高低代表什么意思
嬰兒笑出聲和智力有關系嗎
嬰兒身上的青印是怎么回事
嬰兒肉毒中毒綜合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